一、合同類型有哪些
(一)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根據合同法或者其他法律是否對合同規定有確定的名稱與調整規則為標準,可將合同分為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有名合同是立法上規定有確定名稱與規則的合同。又稱典型合同。如《合同法》在分則中規定的買賣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等各類合同。無名合同是立法上尚未規定有確定名稱與規則的合同,又稱非典型合同。
(二)單務合同與雙務合同
根據合同當事人是否相互負有對價義務為標準,可將合同分為單務合同與雙務合同。此處的對價義務并不要求雙方的給付價值相等,而只是要求雙方的給付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牽連的關系即可。單務合同是指僅有一方當事人承擔義務的合同,如贈與合同。雙務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互負對價義務的合同,如買賣合同、承攬合同、租賃合同等。
(三)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根據合同當事人是否因給付取得對價為標準,可將合同分為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有償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為從合同中得到利益要支付相應對價給付(此給付并不局限于財產的給付,也包含勞務、事務等)的合同。買賣、租賃、雇傭、承攬、行紀等都是有償合同。無償合同是指只有一方當事人作出給付,或者雖然是雙方作出給付但雙方的給付間不具有對價意義的合同。贈與合同是典型的無償合同,另外,委托、保管合同如果沒有約定利息和報酬的,也屬于無償合同。
(四)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
根據合同成立除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以外,是否還要其他現實給付為標準,可以將合同分為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諾成合同是指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認定合同成立的合同。實踐合同是指在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須有實際交付標的物或者有其他現實給付行為才能成立的合同。確認某種合同屬于實踐合同必須法律有規定或者當事人之間有約定。常見的實踐合同有保管合同、自然人之間的借貸合同、定金合同等。但贈與合同、質押合同不再是實踐合同。
(五)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
根據合同的成立是否必須符合一定的形式為標準,可將合同分為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按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必須采用特定形式訂立方能成立的合同。不要式合同是對合同成立的形式沒有特別要求的合同。確認某種合同屬于要式合同必須法律有規定或者當事人之間有約定。
(六)主合同與從合同
根據兩個或者多個合同相互間的主從關系為標準,可將合同分為主合同與從合同。主合同是無須以其他合同存在為前提即可獨立存在的合同。這種合同具有獨立性。從合同,又稱附屬合同,是以其他合同的存在為其存在前提的合同。保證合同、定金合同、質押合同等相對于提供擔保的借款合同即為從合同。從合同的存在是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前提的,故主合同的成立與效力直接影響到從合同的成立與效力。但是從合同的成立與效力不影響主合同的成立與效力。
二、合同分類的法律意義是什么
(一)區分法律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意義在于法律適用的不同。有名合同可直接適用《合同法》分則中關于該種合同的具體規定。對無名合同則只能在適用《合同法》總則中規定的一般規則的同時,參照該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中最相類似的規定執行。
(二)區分單務合同與雙務合同的法律意義在于,因為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之間的給付義務具有依存和牽連關系,因此雙務合同中存在同時履行抗辯權和風險負擔的問題,而這些情形并不存在于單務合同中。
(三)區分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的法律意義。首先在于確定某些合同的性質。在債權合同中許多合同只能是有償的,不可能是無償 的。如果變有償為無償,或者相反,則合同關系在性質上就要發生根本的變化。此外,有償合同和無償合同的區分還有如下意義:1. 義務的內容不同。在有償合同中,當事人所承擔的注意義務顯然要較無償合同中之注意義務為重。2.主體要求不同。訂立有償合同的當事人原則上應具備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即使未取得法定代表人的同意也可以訂立一些純獲法律上利益的無償合同。
(四)區分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的法律意義。除了兩種合同的成立要件不同以外,實踐合同中作為合同成立要件的給付義務的違反不產生違約責任,而只是一種締約過失責任。
(五)區分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的法律意義。要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的區別在于,是否應以一定的形式作為合同成立或生效的條件。法律關于形式要件是屬于成立要件還是生效要件的規定,應根據法律規定的涵義及合同的性質來確定。例如《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可見,法律對這種合同的形式要件的規定屬于成立要件而非生效要件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未根據法律的規定采用一定的形式,則合同不能成立:但有時法律規定的形式要件屬于生效要件,當事人不依法采用一定形式,則已成立的合同不能生效。
(六)區分主合同與從合同的法律意義。主合同和從合同之間存在著特殊的聯系,即從合同具有附屬性,即它不能獨立存在,必須以主合同的存在并生效為前提。主合同不能成立,從合同就不能有效成立;主合同轉讓,從合同也不能單獨存在;主合同被宣告無效或被撤銷,從合同也將失效;主合同終止,從合也隨之終止。
合同的使用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是比較普遍的,租房要簽租房合同、工作要簽勞動合同、買房要簽購房合同、貸款要簽借貸合同,所以在不同的場景下,每個人需要使用的合同類型都不一樣。雖然《合同法》中允許大部分合同采取口頭形式訂立,但從實際考慮的話,還是簽訂書面的合同比較保險,畢竟口頭訂立合同會出現口說無憑的情況,日后引發糾紛的可能性相對要大一些。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合同訂立主體應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合同訂立的原則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