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擬制交付是指示交付嗎?
擬制交付并不是指示支付,擬制交付與指示交付的區別主要是交付的方式不同,讓與人的動產由第三人占有,讓與人可以將其享有的對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給受讓人,以代替現實交付留會發生指示交付。
《物權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彼幎宋覈鴦赢a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交付。同時,《物權法》又在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規定了簡易交付、指示交付、占有改定三種變通交付手段。因此,對于動產物權交付的邏輯劃分在理論界出現了不同的觀點。特別是對擬制交付與觀念交付的概念產生了混淆。
二、指示交付有哪些情形
指示交付適用的情形及“第三人”的范圍。關于本條所規定的指示交付,其邏輯上的前提是,動產物權的讓與人對其所轉讓的標的不享有物理意義上直接占有和直接控制的可能,出讓人無法通過現實交付的方式使得動產物權得以變動,因此才有本條指示交付適用的余地。
條文中的“第三人”即指能夠對轉讓標的(動產)進行物理意義上直接占有和直接控制的一方,例如前例中根據租賃或者借用協議而占有自行車的乙,或者根據保管合同、動產質押協議等而占有動產的保管人、質權人等,都可以成為本條所規定的“第三人”。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利用提單、倉單等證券進行動產物權變動時,接受貨物而簽發提單或者倉單的承運人或者倉儲保管人都可能成為本條中的“第三人”。
除去這一類基于合同等關系而產生的能夠對動產進行直接占有和控制的“第三人”外,還有一類“第三人”也在本條的適用范圍之內,即不具備法律上的正當原因而占有動產的無權占有人。例如,甲將自己收藏的古董出售給乙,買賣合同達成時甲不知該古董已被丙盜去,甲此時只能向乙轉讓他對于丙的返還原物請求權來代替實際交付,而丙即是本條所指的“第三人”。
有關擬制交付與指示交付的相關情況認定應當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并且兩種交付的適用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具體情況下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和認定,對于相關交付的情況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實際情況來作出認定,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
簡易交付與占有改定、指示交付的區別是什么?
房屋交付時應到達什么標準 ?
不動產交付附隨義務有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房產離婚時房產如何分割?
2021-03-162020如何遏制私營企業倒閉潮
2020-12-05農村強制征地怎么解決
2021-02-01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