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管合同有哪些主要特征
1、保管合同是提供勞務的合同。保管合同以物的保管為目的,保管人為寄存人提供的是保管服務。保管合同的履行,僅轉移保管物的位置,而對保管物的所有權、使用權不產生影響。
2、保管合同是實踐合同。就保管合同而言,僅有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還不能成立,還必須有寄存人將保管物交付給保管人的事實,《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時成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保管合同是雙務不要式合同,有償或無償須根據當事人約定。
二、保管合同的違約責任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一)違約責任
1、《合同法》 規定,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質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應當將有關情況告知保管人。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損失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保管人因此受損失的,除保管人知道并未采取補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合同法》規定,保管人違反規定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對保管物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保管期間屆滿或者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的,保管人應當將原物及其孳息歸還寄存人。如果因違約行為使對方失去實際上可獲得的利益,包括利息的損失、自然孳息損失、利潤損失等,應當賠償受害方所遭受的損失。
(二)保管合同的違約責任的免除
一是因不可抗力而免責。不可抗力是當事人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保管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不是當事人主觀上的過錯所引起的,因此,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有關當事人即可依法免除違約責任。
二是受害人對于損失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違約方的責任。
從保管合同的特征中可以了解到,實踐中如果當事人僅僅是達成了合意,也簽訂了保管合同的,此時合同還不能成立。因為保管合同屬于實踐合同,那合同的成立就要求寄存人實際交付了保管物給保管人之后,雙方之間訂立的保管合同才能成立。若是保管物丟失或者遭受了毀損的,此時保管人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無償保管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保管合同有哪些違約責任
保管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04勞動糾紛的舉證責任
2020-12-18雇傭關系的法律認定條件
2021-01-28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