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成立的三條件是什么
1、存在雙方或多方訂約當事人。所謂訂約當事人是指實際訂約合同的人,在合同成立以后,這些主體將成為合同的主體。訂約當事人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組織。
2、訂約當事人對主要條款達成合意是合同成立的根本標志。什么是合同的主要條款?對此現行立法的規定是比較寬泛的,我國《民法典》對合同的條款作了規定;因為所謂主要條款是指根據特定合同性質所應具備的條款,如果缺少這些條款合同是不能成立的。為了認清合同的主要條款,需要根據特定合同的性質而具體認定哪些條款屬于合同的主要條款。
3、合同的成立應經過要約、承諾階段,同時也意味著當事人具有明確的訂閱合同的目的。因為要約和承諾是就訂立合同問題提出建議和接受建議,沒有明確的訂約目的就不可能形成要約和承諾。
此外,對于實踐性合同來說還應把實際交付物作為成立要件。特殊情況例外。
二、合同成立后合同是否有效
一般合同成立即生效,但有些合同成立可能沒生效,在此時就需要達到生效要件時合同才能生效。另合同沒有無效或可撤銷的情形。
具體參見以下《民法典》條文:第502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五十八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一百六十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一百四十五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關于合同的成立,很多時候都是以最后一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為標志。不過,由于存在各種各樣的合同,而對于合同的成立,當事人之間可能也會有一些其他的約定。因此,要是在合同成立這一塊,當事人作出了特殊約定的話,那么此時就以約定實現為合同成立的標志。
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合同成立必須加蓋公章嗎
合同成立的時間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污染案例判緩依據是什么
2020-11-30政府采購資格預審公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9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汽車丟失保險公司理賠手續
2021-01-20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