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1年,曾某和黃某協議離婚,約定將夫妻共有的一套兩層住房的第二層登記在兒子名下,第一層歸黃某所有。離婚后,曾某仍然住在二樓,黃某多次要求曾某搬出,遭到曾某拒絕。一天,黃某趁曾某外出,將大門鎖和房門鎖全部換掉,致使曾某無法進入房屋。曾某表示贈與不成立,要求收回二樓住房。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贈與合同不成立。曾某雖然在離婚協議中同意將自己應有的房產贈與未成年的兒子,但是兒子并沒有在協議中簽字。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表示同意接受的合同。兒子沒有表示同意,則贈與合同未成立,房子第二層有一半的產權仍然屬于曾某。
第二種意見認為,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且是不要式合同,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人的曾某某只要不反對接受贈與,就應當視為贈與合同成立。但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根據《合同法》和《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房屋贈與合同在辦理房屋產權過戶登記手續之后生效。此時,曾某可主張撤銷贈與,行使完整的所有權。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認為曾某贈給其子曾某某的房產合同已經成立,但沒有生效,曾某有權撤銷贈與合同。
首先,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它自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可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標的物為合同的成立要件。所以,只要曾某表示把房子的第二層贈給曾某某,且曾某某也表示接受贈與,贈與合同就成立了。
其次,贈與合同是不要式合同,意思表達方式比較靈活,既可以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甚至是默示。本案中,曾某的兒子曾某某才十一歲,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要他在父母的離婚協議書上簽字不太現實,就算是口頭上答應也不一定能行。所以,對于曾某某接受曾某贈與房產的意思表示方式應該靈活處理,即只要曾某某沒有表示反對,而且曾某也沒有證據證明兒子不同意接受贈與,就應當認定為接受贈與。因此,該贈與合同合法成立。
再次,《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七條規定“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本案中,曾某雖然把房產贈給了曾某某,但并未實際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因此房產產權并未實際轉移。曾某仍然是實際物權人,可以主張房屋的所有權。此時,曾某可以依據贈與人享有的任意撤銷權撤銷該贈與合同。
綜上,本案中房屋產權并未進行過戶登記,曾某可以主張撤銷贈與,收回房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個合同可以同時有兩個乙方嗎
2021-03-24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農村機動地能買賣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