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簽署合同是非常普遍的民事行為,按照合同法規定,確保合同有效必須符合一定要件,包括雙方出于自愿,意思表達真實,符合法律法規,并且經過雙方簽字蓋章。而有些合同是在乘人之危的情況下簽訂的,那么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是否有效?下面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法四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合同是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正是因為當事人的地位平等,所以合同的訂立要求是雙方當事人的一致意思表示,任何一方都不得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或對方暫處困境,強迫對方不得已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在乘人之危的情況下,當事人所訂立的合同由于不是真實的內心意志,所以該合同可依當事人的請求予以變更或撤銷。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這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p>
二、乘人之危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對方當事人處于危難處境或急迫需要。所謂危險處境,是指給予避免或解除重大不利的狀態,例如,為醫治重病,急需巨額錢款。
2、一方當事人利用對方的危難處境或急迫需要,向對方提出苛刻的條件的目的,是為了牟取不正當利益。提出苛刻條件的行為,通常表現為積極行為,即一方當事人直接向對方提出某種要求;有時也表現為消極行為,即一方當事人拒絕對方的合理請求。提出苛刻條件的環境,使對方處于危難境地或急迫需要之中。
3、對方當事人被迫接受該苛刻的條件,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
4、對方當事人因其意思表示而蒙受重大損失。重大損失通常表現為財產上的損失,有時也表現為其他利益的損失,如被迫簽訂限制人身自由或有損人格利益的合同,使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人格利益受到損害,該重大損失是因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即接受苛刻條件而造成的。
綜上所述,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乘人之危發生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的,因此,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也是無效的。當事人可以提出撤銷合同,或者通過向法院訴訟要求撤銷。當然,構成乘人之危要符合一定條件,比如合同當事人處于危難或者當事人被迫接受苛刻條件等。
建設工程設計合同審查要點
買賣合同中,拖欠貨款利息怎么算?
簽訂合同需要身份證嗎?簽訂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購企業流程是什么
2021-03-24行政訴訟時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0-11-19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2021-02-05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土地出讓的房子能買嗎
2021-01-06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同住人有權得到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