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經營和生產過程當中,合同的存在就是為了約束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正常情況下,合同一經簽訂就具有了法律效應。沒有什么特殊情況下,合同是不允許進行撤銷的,但是針對一些特殊情況,當事人可以履行合同的撤銷權,那么在我國合同撤銷的條件有哪些小編特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
在我國合同撤銷的條件有哪些?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guī)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行為。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構成要件為:
a、必須對合同主要內容發(fā)生了重大誤解。如果僅僅對合同的非主要條款發(fā)生誤解,并且不影響合同的目的及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則不構成重大誤解。
b、行為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即行為人的誤解與其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c、誤解是由行為人自己的過錯造成的,主觀上并非故意。
二、因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
顯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如果履行對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構成要件為:
a、合同的履行對一方當事人有重大不利或明顯不公平,主要表現在一方要承擔更多的義務而享受極少的權利,或者在經濟利益上要遭受重大損失。而另一方則以較少的代價獲得較大的利益,承擔極少的義務而獲得更多的權利。
b、一方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法律所允許的限度。
c、受損失的一方是在輕率、缺乏經驗或緊迫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行為。
三、有效合同
所謂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成立并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合同。
從目前現有的法律規(guī)定來看,都沒有對合同有效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條件。但是我們從現有法律的一些規(guī)定還是可以歸納出作為一個有效合同所應具有共同特征。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對“民事法律行為”所規(guī)定的條件來看,主要應具有以下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對合同進行撤銷,需要滿足以上兩點,一是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二是因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也就是說合同即使簽訂了以后,如果違反了相關的原則,法院在判決上也會支持對合同行使撤銷的。希望小編的資料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簽訂合同需要注意些什么?
合同簽字蓋章要注意哪些事項
二手房購房合同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患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10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車禍事故處理多久下來
2021-01-24非撫養(yǎng)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土地承包權收回和交回是什么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