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讓與合同中轉讓人受讓人有什么法律風險
(一)受讓人的法律風險
1、受讓的債權難以實現。如受讓人接受了申請法院執行的債權憑證、生效判決書項下的債權,但債務人下落不明而無法實現債權;或者債權已過訴訟時效,受讓人取得該債權時就已喪失了勝訴權,導致債權成為“自然債務”而難以實現
2、《合同法》規定,債權轉讓的,債權人應當通知債務人,但由于規定過于簡略,實踐中容易出現問題。
3、受讓債權存在瑕疵。由于債權讓與合同與原合同具有同一性,因而債權原有的瑕疵也隨之轉移于受讓人,債務人接到讓與通知后,對讓與人的一切抗辯,均可對抗受讓人,并且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或同時到期的債權的,還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4、債權二重讓與的風險。因債權讓與并不要求公示,受讓人就無從知道債權是否已被重復讓與,當債權人就同一債權重復讓與其他人時,受讓人難免會受到損害。
(二)轉讓人的法律風險
1、表見讓與,即當債權人將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后,即使讓與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但債務人基于對通知事實的信賴而向受讓人履行仍然有效。表見讓與情況下,債務人向受讓人清償債務后,債權人無權再向債務人主張權利。
2、債務人與受讓人惡意串通,如受讓人與讓與人簽訂分期支付轉讓對價的合同,并約定支付首期(很小數額對價)對價后若干日內,讓與人將債權讓與通知送達債務人,債務人立即向受讓人履行全部債務,然后受讓人玩失蹤而損害讓與人的利益。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在我國這類債權在進行轉讓時,應積極的通知這類相關的債務人。我國的法律對這類案件進行受理,確定這類債務人的合法權益。如相關的當事人員與這類人員無法達成共識的,我國的法律不予保護這類當事人員的合法權益和簽訂的相關債務合同。
債權人的權益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債權人權益?
債權人代位權行使有哪些限制
兩個公司資產混在一起,無法區分時,債權債務應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處理醫患糾紛應從哪些問題著手
2021-01-01國家征田補償標準
2020-12-04“終身監禁”和“無期徒刑”有什么區別
2021-01-03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商標注冊中共同申請的代表人應如何確定
2021-02-02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