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詐騙立案前歸還錢款司法解釋規定會被量刑嗎?
合同詐騙立案前歸還錢款司法解釋規定詐騙會被量刑,這是由于如果存在合同詐騙,構成犯罪,即使案發前已歸還款項,公安機關立案后不影響定性,只會對量刑有影響。
如果合同詐騙行為是已經實施完畢了,即合同詐騙犯罪即遂。那么涉案金額也已經固定下來了,而后犯罪分子的還款行為,只能說明悔罪態度好,對量刑可能有影響,但是不代表涉案金額就可以減少,因此仍然可以繼續立案。
二、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設的罪名。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本罪既可以由個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因此,只要單位或者個人進行合同詐騙,騙取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就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單位或者個人的刑事責任。
立案標準的第1種情形,“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以上”,應當立案追究。這主要是指個人實施刑法第224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的五種情形之一,詐騙他人財物累計數額達到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立案標準的第2種情形,“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對于那些通過簽署合同,實施詐騙行為的犯罪在主體,由于其已經構成了犯罪,故此不管在司法機關立案前后是否已經將詐騙金額償還完,都不影響公安機關將該詐騙案件立案。對于那些在立案前就已經償還完的,在量刑時可以從輕處置。
如何防范合同詐騙?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合同詐騙防范應注意哪些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自訴狀(樣式)是怎樣的
2021-01-30按揭房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9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
2021-02-20限售解禁股可以股權質押嗎
2021-03-23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