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成立未生效和無效的區別是什么?
合同成立未生效和無效的區別是兩者的合同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我國《合同法》并未規定合同解除的對象必須是成立并生效的合同;其次,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同樣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有權按照法律的規定,選擇用解除合同的方式來終止該類型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即使附有生效條件所約定的義務。
比如報批義務,相對于主合同義務同樣具有獨立性,可以適用預期違約的法理,賦予合同解除權;再者,從市場交易的經濟效率角度出發,若因惡意相對人,使合同長期處于未生效狀態,為了維護當事人利益最大化,行使合同解除權是最直接和有效的保護途徑。
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合同的效力
1、一般規定
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該條規定,確立了合同解除的兩方面效力:一是向將來發生效力,即終止履行;二是合同解除可以產生溯及力(即引起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學者認為,非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有溯及力,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
2、損害賠償
民法通則第115條和合同法第97條均規定,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并存。但對于損害賠償的范圍,有不同觀點。其一認為,無過錯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損害均可請求賠償,既包括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也包括因恢復原狀所發生的損害賠償;
其二認為,對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應具體分析,在許多情況下,損害賠償與合同解除是相互排斥的,選擇了其一便足以使當事人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護,沒有必要同時采取兩種方式,例如協議解除、因不可抗力而解除。
生活當中大家對于合同的成立和有效是不一樣的理解的,有一些人員他們可能對于這樣的一種合同的效力認為只要成立的話就存在著合同的效力,但這樣的一種認識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兩種的狀態完全是不一樣的,成立是前期,有效是在后面的。
符合什么條件合同成立生效
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保管合同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撫養孩子一方探望孩子時,需要經過對方同意嗎
2020-12-31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怎么做
2021-03-20公司改制屬于法院受理范圍嗎
2021-01-14整形美容失敗可否要求醫療損害賠償
2020-12-02信托收益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1-06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