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合同生效的法定條件有幾種
電子合同的生效需具備以下幾個法定要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要件在學理上又被稱為有行為能力原則或主體合格原則。行為人必須具備正確理解自己行為性質和后果,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的能力。
2.電子意思表示真實
是指利用資訊處理系統或者電腦而為真實意思表示的情形。電子意思表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但不限與電話、電報、電傳、傳真、電郵、EDI、因特網數據等,具體通過封閉型的EDI網絡,局域網與因特網連接開放型的因特網或傳統的電信進行電子交易信息的傳輸。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是指電子合同的內容合法。合同有效不僅要符合法律的規定,而且在合同的內容上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在我國,凡屬于嚴重違反公共道德和善良風俗的合同,應當認定其無效。
4.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無法確認電子合同的形式屬于那一種類型,盡管電子合同與傳統上面合同有著許多差別,但是在形式要件方面不能阻擋新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步伐,立法已經在形式方面為合同的無紙化打開了綠燈。法律對數據電文合同應給予書面合同的地位,無論意思表示方式是采用電子的,光學的還是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新方式,一旦滿足了功能上的要求,就應等同與法律上的“書面合同”文件,承認其效力。
二、電子合同生效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項
電子合同的成立只是意味著當事人之間已經就合同內容達成了意思表示一致,但合同能否產生法律效力,是否受法律保護還需要看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即合同是否符合法定的以及約定的生效要件。
電子合同認定效力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雙方當事人均予認可的電子證據,其打印件應當作為證據認定;
2、對有爭議的電子證據,應先核對其電子簽名,如相符,應認定系擁有該電子簽名的人所收發。
3、如當事人只提交打印稿,而原件已從電腦中永久刪除的,除對方認可,否則該打印稿不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因為無法判斷是否就是原件。
電子合同指可以替代紙質合同的電子數據電文。只有在第三方平臺上、采用可靠電子簽名技術訂立的數據電文才可以稱得上電子合同,可以替代紙質合同,具有書證的訴訟效力。通過其他一般意義上的電子化方式,如電子郵件、聊天記錄、傳真、PDF、可視化印章、電子圖章以及不能判斷為可靠電子簽名的普通電子簽名等方式訂立的“電子合同”。
P2P中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
電子合同的履行方式有哪些
電子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宣告破產有什么好處
2020-12-27轉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1-13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臨時工在上班途中受傷也可以獲得工傷賠償嗎
2020-11-21事實婚姻能分遺產嗎
2020-12-18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公司法對一人公司怎么規定
2021-02-25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