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理論界關于善意受讓人與無權處分人的合同的效力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善意受讓人與無權處分人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第二種是善意受讓人與無權處分人的合同是有效合同。對于兩種觀點,下面就由小編為您簡單介紹一下。
通說認為,無處分權人所訂立的處分合同屬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其理論依據是基于第51條及第132條的規定。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第132條第1款規定:“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于出賣人所有或者出賣人有權處分”。因此,對財產的處分原則上只能由享有處分權的人行使,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則構成對他人財產的侵害。但是,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并非必然導致合同無效的后果,只要權利人事后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自訂立合同后取得了處分權,該合同仍然為發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然而有的人認為,合同法第132條第1款并不屬于強制性規范。因為從我國的物權變動模式來看,采取的是交付主義的物權變動的模式,即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必須有不動產的登記或者動產的交付。況且,所謂強制性規范,是指經濟交易影響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時,國家加以限制的規范。顯然,合同法第132條第1款所規定的情形不在國家加以限制之列。因此,合同法第132條屬于倡導性規范。而合同法第51條籠統地將無處分權人訂立的處分合同歸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忽視了該類合同的特殊情況即善意受讓人與之訂立合同的情況。在善意受讓人基于民事法律行為有償受讓動產且已完全占有該動產的情況下,即使讓與人無處分權,該合同仍為有效合同,無須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
對于善意取得制度,英美法系、大陸法系許多國家均有具體規定。如瑞士《民法典》第714條規定:“以善意將動產移轉為自己所有,并受占有保護的,即使該動產的讓與人無此轉讓權,該善意占有人仍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日本民法典第192條規定:“平穩且公然開始占有動產的人,為善意且無過失者,即時取得其在動產上行使的權利”。此外,德國、法國的民法典,美國《統一商法典》均有類似的規定。我國的物權法尚處于制訂階段,對于其中的合理部分應積極地加以吸收。
以上就是我們的法律中關于善意受讓人與無權處分人的合同效力的情況的問題的解答,主要有效力待定和有效兩種觀點,希望能夠對您好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更多關于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的專業律師。
哪些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可撤銷合同與效力待定合同如何區分
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辦老年培訓班如何處罰
2021-03-05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老婆出軌離婚孩子歸誰可以探視嗎,撫養權判定條件
2021-02-17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農村老屋拆遷補償與戶口有聯系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