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改制是一種有利于公司發展的方式,具體的改制方式分為了兼并、分立等等。然而,無論是哪一種方式的改制,都會涉及到改制后的公司債務承擔問題。而這也是公司債權人最關心的問題。下面,律霸小編就來告訴大家改制后的公司債務如何承擔。
企業公司制改造是指非公司企業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改組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造分為整體改造和部分改造,所謂整體改造就是國有企業依公司法整體改造為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或者企業通過增資擴股或轉讓部分產權,實現他人對企業參股,將企業整體改造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整體改造的特點是企業依法將其全部資產投入到改制后設立的公司,原企業終止。
在這種情況下,改制后的公司不僅承接原企業全部資產;而且整體承接原企業債務。原企業債務依法應當由改制后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新設公司承擔。所謂部分改造就是企業以其部分財產和相應債務與他人組建新公司,或者企業以其優質財產與他人組建新公司而將債務留在原企業。部分改造的特點是原企業剝離部分資產吸收其他投資人改造為公司,原企業并不消滅,只是資產結構發生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改造后的公司與原企業債務的承接關系存在著以下幾種實際情況,原企業債務的承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1、企業既以部分財產又以相應部分債務與他人組建新公司而對所轉移的債務債權人認可的,債務已經依法轉移,該債務由新組建的公司承擔;2、對所轉移債務未通知債權人或通知了債權人而債權人不予認可的,雖然債務未依法轉移,但是新組建的公司有足夠能力清償該債務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由新組建的公司承擔該債務的清償責任,這樣有利于企業改制前原有債務債權的實現;3、原企業因部分改造而無力償還債務或以優質財產實行部分改造導致無力償還債務的,新設公司應當在所接收財產范圍內與原企業對原有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防止利用公司制改造逃廢債務,保護債權人權益。
一、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后原有債務的承擔
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是指對國有中小型企業、城鎮集體企業采取由企業全體職工出資入股,買斷原企業產權,或者由全體職工與企業共同出資入股,吸收其他出資人參股,組建成為勞動合作與資本合作并存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法律行為。這種企業改造實際表現為企業職工買斷企業產權將原企業改造為股份合作制企業;企業向其職工轉讓部分產權由企業與職工共同組建股份合作制企業;企業通過其職工投資增資擴股將原企業改造為股份合作制企業三種形式。不論屬于那一種股份合作制改造形式;都只是企業法人組織形式或投資主體發生變更,是內部結構調整,法人資格并不中斷。從外部形態看廠還是那個廠、人還是那群人。
因此改制后的股份合作制企業依法應當承繼原企業債務,對改制前企業的債務承擔民事責任。但是在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時參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公告通知了債權人,如果債權人在公告期內申報了債權而在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后以原企業資產管理人(出資人)故意隱瞞或者遺漏債務起訴股份合作制企業的,該債務由股份合作制企業承擔,股份合作制企業承擔了民事責任后,可再向原企業資產管理人(出資人)追償;如果債權人在公告期內未申報過債權而在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后以原企業資產管理人(出資人)故意隱瞞或遺漏債務起訴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由原企業資產管理人(出資人)對該債務承擔民事責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債權人另行起訴原資產管理人(出資人),股份合作制企業對該債務不承擔責任。
二、公司分立后原有債務的承擔
企業分立是指一個企業依據法律、法規規定,分立成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的行為。分立是企業為了經常適應市場而發生的比較規范的改制行為。企業分立前可能負有債務或為其它債務作保證,企業分立后對原負債務或原所作保證應該如何承擔責任呢?就企業分立后對原負債務承擔責任而言,《民法通則》第四十四條第二款已經作出了規定:“企業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權利和義務由變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擔”。
與該規定一脈相承,《合同法》第九十條也明確作出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亦作出同樣規定:“公司分立前的債務按所達成的協議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擔”。依照這些法律規定,企業分立后原負債務由誰承擔和如何承擔基本明確,但是還不夠具體,實際操作仍然遇到不少障礙。
《改制規定》將企業分立后原負債務的承擔進一步具體化,規定:企業分立時對原企業的債務承擔有約定并經債權人認可的,遵照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依約定承擔民事責任;企業分立時對原企業債務承擔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或者雖然有約定但債權人不予認可的,全部分立企業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承擔了連帶責任的分立企業,如果各分立企業對原企業債務承擔約定了份額,有權按約定的份額追償;如果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按企業分立時的資產比例追償。使確定企業分立后原負債務的承擔責任更加規范和有法可依,減少分歧。就企業分立后對分立前作為保證人的保證責任而言,其保證責任應當由分立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除債權人與保證人另有約定的之外。
保證責任后果視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不同依《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和第十八條第二款“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的規定確定。按照《擔保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分立后的企業承擔了保證責任后可以依法行使追償權。
三、企業出售后原有債務的承擔
企業出售是指將國有小型企業或集體企業售讓他人,實現企業產權轉讓的行為。企業出售存在著復雜的情形,因此企業出售后原有債務的承擔應當根據實際情形確定。一種情形是,企業售出后,買受人將所購企業資產納入本企業或者將所購企業變更為本企業的分支機構,這種情形,被售企業的資產歸買受人所有,如果買賣雙方對原有債務承擔有約定并經債權人認可,就從約定,否則原有債務就由買受人承擔;另一種情形是,企業售出后,買受人將所購企業資產作價入股與他人重新組建新公司,這種情形實質上買受人對被售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造,原企業予以注銷,法人資格不復存在,被售企業原有債務應當由買受人以其所有財產承擔責任。
在第二種情形下確定以買受人所有財產而不是以受讓財產價值范圍或強制受讓財產入股股權對被售企業原有債務承擔責任主要基于兩方面考慮:不以受讓財產價值范圍為限承擔責任保障了債權的實現;不以強制受讓財產入股股權承擔責任防止買受人轉嫁經營風險,保護了債權不受侵害。還有一種情形是,企業售出后,買受人將所購企業重新注冊為新的企業法人,這種情形,被售企業完全變成了新注冊的企業法人,被購企業法人被注銷,已無法人資格,其原有債務的承擔,如果買賣雙方已有約定的,就從約定;否則就由新注冊的企業法人承擔。再有一種情形是,出售企業時,參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出賣人公告通知了債權人,這種情形,債權人應當依照公告要求積極主動申報債權,行使權利。
如果債權人在公告期內申報了出賣方故意隱瞞或遺漏的債務,那么應當依照債務隨資產變動原則,該債務由買受人承擔,但可向出賣人追償;如果債權人在公告期內未申報出賣方故意隱瞞或遺漏的債務,那么只能由出賣人承擔債務清償責任,買受人不承擔責任。
四、公司兼并后原有債務的承擔
企業兼并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由一家企業以支付現金、股票或承擔債務等多種方式取得其他企業的產權,使其他企業喪失法人資格,或兩家企業的資產重新組合,建立一個新企業,原各家企業喪失法人資格的行為。企業兼并包括吸收型兼并、新設型兼并、收購控股型兼并。所謂吸收型兼并是一企業用現金、股票買斷另一企業產權或承擔債務取得另一企業產權,實現對另一企業資產完全吸收的行為。企業被吸收兼并,債務也應隨企業資產變動,因此被兼并企業的債務理應由兼并方承擔。
但是企業進行吸收兼并時參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公告通知了債權人,如果債權人在公告期內申報了被兼并企業原資產管理人(出資人)隱瞞或遺漏的債務,則應由兼并方對該債務承擔責任,兼并方可向被兼并企業資產管理人(出資人)追償;如果債權人在公告期內未申報過被兼并企業原資產管理人隱瞞或遺漏的債務,則應由被兼并企業原資產管理人對該債務承擔責任,兼并企業不承擔責任。所謂新設型兼并是一企業與另一企業的資產重新組合,建立一個新企業,實現兩企業資產兼并的行為。新設型企業兼并,原企業債務已隨企業資產重組變動,故應由新設合并后的企業法人承擔。
所謂收購控股型兼并是一企業收購了另一企業大部分產權實現對該企業控股兼并的行為。被控股企業原有債務,遺留在被控股企業內,就由被控股企業自己承擔;但是因控股企業抽逃了被控股企業資金導致被控股企業無力償還債務,則應由控股企業對被控股企業原有債務承擔責任。
五、對原有債務承擔了連帶責任、替償責任后的追償
追償權屬于法定權。連帶責任主體、替償責任主體都依法享有追償權,其中,連帶責任主體按份額追償;替償責任主體按全額追償。在企業改制中,改制后的企業對原有債務依法可能承擔連帶責任(如《改制規定》第六、七、十二條規定);或者承擔替償責任(如《改制規定》第十一、二十八、三十二條規定)。改制后的企業在承擔了連帶責任或者替償責任后如何追償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法經(1992)121號《關于生效判決的連帶責任人代償債務后應以何種訴訟程序向債務人追償問題的復函》的答復,本人認為應當按以下程序追償:如果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是替償責任,或者連帶責任的對內份額已經確定,則由追償權人向原審法院提出追償申請,受理法院經審查后應當裁定原企業或其資產管理人(出資人)償還,該裁定不得上訴,可申請復議一次。如果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連帶責任對內份額尚未確定,則只能由追償權主體以原企業或其資產管理人(出資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最后由人民法院再行作出判決。
不同性質的公司進行改制、改制的方式不一樣,那么涉及到改制后的公司債務承擔問題都是不同的。律霸小編在上文中為大家詳細介紹了五種公司改制后債務承擔的情況,希望能幫到你。若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來電具體咨詢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進行了解。
在哪些情形下股東與公司債務有連帶責任關系
公司債務誰負責任償還
公司債務糾紛要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工資不給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0-12-27高空拋物關多久
2020-12-01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三類犯停止減刑假釋
2021-02-21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