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方之間不僅僅有個人特有財產、共同財產,還有約定財產。關于夫妻夫妻約定財產,想必是很多人不了解的。那么關于夫妻約定財產的必備條件有哪些?下面,就由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您整理出來有關夫妻約定財產的必備條件的相關內容。
夫妻約定財產制是指夫妻雙方以契約的形式來商定夫妻雙方的財產歸屬、管理、使用、收益、處分及債務清償的財產制度,是夫妻法定財產的對稱。夫妻約定財產制是夫妻財產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修改前的《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該規定表明 夫妻雙方可以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進行約定,即夫妻雙方可以實行約定財產制,但約定財產制僅僅是法定共同制的一種例外,且約定的范圍、形式以及對第三人的效力問題,法律都沒有明確,在實踐中難以操作。修改后的《婚姻法》,在規定夫妻婚后共同財產制度,個人特有財產制度的同時,根據修改前的《婚姻法》的實踐,對約定財產的規定進行了肯定與保留,同時,作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定。這些條款對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的主體、內容、形式、效力、債務清償、補償請 求權等方面進行較為具體的規定,使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得以較為完善的確立。
夫妻或擬結為夫妻的當事人,訂立財產約定要產生法律效力,必須具備一般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有效要件。
第一,當事人雙方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訂立夫妻財產約定的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由于我國法定婚齡大大高于成年年齡,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禁止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所以當事人無論是婚前訂立夫妻財產約定或者婚后訂立夫妻財產約定,都不會涉及未成年問題。當事人在訂立夫妻財產契約時依法當然是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同時,當事人一方的男性不得早于22周歲、女性不得早于20周歲。
第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意志自由并能確認自己意思表示法律效果的前提下,內心意志與外部表現相一致的狀態。意思表示真實的情形下訂立的夫妻財產約定,才能對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的內心意志與外部表現不適應,則意思表示不真實。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行為不正當地干涉了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嚴重破壞了意思自治原則,極大地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因此,這些行為導致的意思表示于法于理有悖,不能產生法律上夫妻財產約定的效力。
相信大家在閱讀了上文的內容過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您可以在律霸網站向在線的專業律師進行提問,我們會盡快的回復您的。
延伸閱讀;
夫妻約定財產協議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夫妻約定財產的法律效力
夫妻約定財產故意逃避債務是否是無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事故應該由什么部門處理
2021-03-20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合同雙方蓋章但還沒生效可以作廢嗎
2021-01-08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