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裁定中止原裁判的執行
按照再審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作出提審、指定再審或自行再審的裁定,該裁定中還應包括中止原裁判執行的內容。決定再審后,是中止原裁判的執行,而不是撤銷原裁判。因為決定再審時,雖然已經發現原裁判確有錯誤,但決定再審,只是從程序意義上作出的決定,還無法從實體意義上認定原裁判是否確有錯誤。至于原裁判是否確有錯誤,只有經再審審理后才能確定,因此,再審的案件不一定要改判。對于經過再審,認定原裁判無錯誤的,要維持原裁判。如果事先已撤銷了原裁判,則人民法院就勢必陷入被動地位。
中止原裁判的執行的裁定,要由院長署名,并加蓋人民法院的印章。裁定只能由院長署名,不能由其他人或審判組織署名。因為原來參加過對該案審理的審判人員無權參加再審,決定再審、中止原裁判的執行的裁定,都不能由合議庭署名,而應該用人民法院的名義,由法院院長署名。
2.另行組成合議庭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依照再審程序對案件進行再審時,應另行組成合議庭。對再審案件進行審理,必須采用合議制,不能采用獨任制,即必須由審判人員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再審審理。原合議庭的成員不得參加新組成的合議庭,不得參加對再審案件的審理。另外,再審案件的合議庭不宜有陪審員參加,這是由再審案件的特點決定的。
3.依原審程序進行審理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再審程序對案件進行再審時,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普通程序進行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按再審程序提審的案件,按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由于再審案件按原審程序進行審理,因此,審理、裁判、宣判以及審理期限等均按原審程序的規定進行。
4.再審案件仍然可以進行調解
調解原則是民事訴訟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貫穿于訴訟的全過程。因此,依再審程序審理案件時,能夠調解并且當事人愿意調解的,仍然可以進行調解。經過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在調解書送達后,原判決即視為撤銷。調解不成的,應及時判決,不能久拖不決。
①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一般按照原審程序進行審理;第一,原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第二,原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出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不能上訴;第三,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原審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得參加再審合議庭。
②提審按第二審程序審理。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不能上訴。
第一,必須是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人民法院依照第一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的,必須進行開庭審理,不適用不開庭審理的方式。
第二,雙方當事人已經其他方式充分表達意見。
第三,雙方當事人書面同意不開庭審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口供算證據嗎
2021-02-19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如何用投資型保險賺錢
2021-01-27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土地流轉合同協議書
2021-02-21征地申請需要公開哪些文件
2021-02-18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