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監督程序又稱再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再次審理的程序。
而只是對發生法律效力的違反法律、法規的判決、裁定,確實需要再審時所適用的一種特殊程序。審判監督程序有如下特點:
1.審判監督程序是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監督的一種方式。
2.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理由具有法定性。引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法定原因是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并且應經法定部門審查決定。
3.根據審判實踐,只經過第一審法院審結的案件,無論是自行再審或指令再審,都適用第一審程序,作出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
二、審判監督程序與第二審程序的關系
1.提起的主體不同。第二審程序提起的主體是第一審程序中的當事人,而再審提起的主體是原審人民法院的院長、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2.審理的對象不同。第二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是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而再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是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既可以是一審法院的判決、裁定,也可以是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
3.提起的理由不同。第二審程序的提起,只要上訴人主觀上認為第一審判決、裁定有錯誤,就可以提起上訴;而再審的提起,是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法院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違反法律的規定,確有錯誤,方可決定是否開始再審程序。
4.提起的時間不同。第二審是第一審的繼續,上訴期限有一定的限制。當事人對第一審不服的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期限為15日;當事人對第一審的裁定不服的,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期限為10日。而再審程序的提起時間,行政訴訟法未作具體規定。
5.審理的法院不同。第二審人民法院必須是第一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再審案件,既可以由原法院審理,也可以由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審理,還可以由更高的人民法院提審。
三、審判監督程序的作用
行政訴訟中設立審判監督程序,對于糾正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錯誤,切實保障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有效地監督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維護國家法律尊嚴,監督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可以匿名投訴嗎
2021-03-08抵押物充足可以構成騙取貸款罪嗎
2021-01-20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轉讓廠房建筑所占的土地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