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有關回避的相關規定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檢察院處理刑事案件的,適用刑事訴訟法回避的規定,檢察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要自行提出回避。
第二十四條?檢察人員在受理舉報和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有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或者第三十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沒有自行提出回避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決定其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其回避。
第二十五條?檢察人員自行回避的,應當書面或者口頭提出,并說明理由。口頭提出的,應當記錄在案。
第二十六條?人民檢察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依法申請回避的權利,并告知辦理相關案件的檢察人員、書記員等人員的姓名、職務等有關情況。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檢察人員回避的,應當書面或者口頭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并說明理由。口頭提出的,應當記錄在案。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的規定要求檢察人員回避的,應當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人民檢察院經過審查或者調查,認為檢察人員符合回避條件的,應當作出回避決定;不符合回避條件的,應當駁回申請。
刑事回避制度的分類
(1)根據回避適用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司法人員回避制度與非司法人員回避制度。司法人員回避制度指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其它特殊關系的司法人員,不得參與該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非司法人員回避制度指鑒定人、書記員等人如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其它特殊關系的,不得參與本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
(2)根據回避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和指令回避。自行回避指偵查、檢察、審判等人員發現自己有法定回避情形時,主動提出不參加該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申請回避指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本案的辦案人員或其他訴訟參與人具有法律規定的回避情形之一的,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請,要求他們不參加或退出本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指令回避指應當回避的人員,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的,有關組織或個人一經發現應當決定其回避的訴訟制度。
(3)根據回避理由的不同,可分為有因回避制度和無因回避制度。顧名思義,有因回避制度是一種附理由的回避制度,該制度要求訴訟各方提出回避申請時,必須說明理由,由有關組織或個人進行裁決,該項申請被同意后,被申請者則不得參與或退出該案的訴訟活動;無因回避制度則是一種不附理由的回避制度,只要當事人一方提出回避申請,該回避申請就必須被接受,被申請人就應回避。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檢察院處理刑事案件的,適用刑事訴訟法回避的規定,檢察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要自行提出回避。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企業、公司股權如何分割?
2021-01-26公司分立是否可以分割土地
2021-01-12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