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交通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選擇逃逸,其目的就是為了逃避自身應當承當的法律責任,那么,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行為人的哪些行為可以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呢?下面,律霸小編馬上在下文為您具體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
可以將如下情形界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行為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行為人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對有以上肇事后逃逸行為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在肇事逃逸之后,如果能夠主動到交管部門或其他公安部門投案并如實交待犯罪事實,且等待接受處理的,根據中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仍然可以認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延伸補充:
哪些行為不構成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綜上可知,所謂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因此,只要行為人有以上目的、動機,都可以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你隨時咨詢我們律霸,我們將盡快為您詳細介紹。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辦
交通肇事逃逸會怎樣定罪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起刑事自訴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05擔保書有效期多久
2021-01-19中國駐外使領館可以辦理哪些公證?
2021-01-26雇傭關系手指骨折損害賠償多久期限有效
2021-01-28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離婚時有限公司股份怎么分 合伙企業股份怎么分
2021-02-23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