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菏澤開發區律師 開封縣律師 崇左律師 北市區律師 郯城縣律師 陽明區律師 德昌縣律師
在我們的周邊,您可以看到有不少,原先是好友但后由于借貸糾紛而倆人老死不相往來的例子。那么,為了避免個人借貸糾紛的發生,在個人借貸時需要審查什么內容呢?此外,在實踐中,對于個人借貸糾紛應該怎么解決呢?下面將為您找一個較為詳細的陳述。
一、個人借貸時需要審查什么內容
審理借貸案件,應按照自愿、互利、公平、合法的原則,保護人和人的合法權益,限制高利率。
1、公民之間的借貸,雙方對返還期限有約定的,一般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出借人隨時可以請求返還,借款人應當根據出借人的請求及時返還;暫時無力返還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分期返還。
2、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公民之間的生產經營性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生活借貸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3、公民之間的無息借款,有約定償還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償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未約定償還期限但經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償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利息的應當予以準許,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出借人不能證明其催告情節的,以起訴日為催告日及利息起算日。
4、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借貸雙方對約定的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上述第2項計息。
5、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算。
6、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或以合法借貸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或內容(如賭博等)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可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及《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3條、164條的規定予以制裁。
7、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借貸關系無效由債權人的行為引起的,只返還本金;借貸關系無效由債務人的行為引起的,除返還本金外,還應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給付利息。
8、公民之間因借貸外幣、臺幣發生糾紛,出借人要求以同類貨幣償還的,可以準許。借款人確無同類貨幣的,可參照償還時當地外匯調劑價折合人民幣償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利息的,可參照償還時中國銀行外幣儲蓄利率計息。
二、個人借貸糾紛怎么解決
一般情況下,人不清償債務,人只能向法院起訴,以合法的方式來強制債務人清償債務。通常情況下債權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強制權的,包括扣押財產的行為。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債主可以扣押債務人的財產。下列兩種情況下是允許債權人扣押財產的:
1、按合同約定一方占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權扣押該債務人的財產。
2、當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財產物為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價值優先實現自己的債權。例如甲以耕牛抵押借款一千元,到期未還,債權人便可以扣押該耕牛以敦促甲還債,也可以依法變賣該牛使自己的權利實現,也可使耕牛折扣歸己,余款可退還。這就是民法上的抵押權。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您應該已經對個人借貸糾紛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如何做,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糾紛的發生。如果您對個人債務糾紛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建議您可以去咨詢一下有關債權債務方面的專家律師,讓專業的律師幫您有效的解決您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的最新司法解釋
P2P網絡借貸平臺法律風險有哪些
不受法律保護的借貸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股權孳息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8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團體保險業務發展空間分析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