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債子還”這一說法自古就有,然而法律上從未承認過這一說法,父債子還在當今社會已不被承認。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之下,父債還是要子償。下面,律霸就簡要講述一下關于父債子還的最新法律內容:
根據《合同法》之規定,借款關系一旦形成,除非雙方當事人協議變更,否則對雙方當事人發生法律效力,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此時的還款人僅能確定為訂立合同時的借款人。因此,父債子還并不符合法律規定,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但在以下情況,子應當代替父親償還債務:
1、接受了父親的贈與,造成父親的債務不能償還,不論這種贈于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
2、從父親那里繼承了遺產,在接受遺產范圍內,承擔債務;
3、父親借的債務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特別是用于子的生活,而子又是與父親一起生活。在我們國家,很多的時候,父借款是為了家庭生活,也不排除是為了子女的生活培養,所以,到底是花了借的錢,是不容易區分的;
如果父亡故后,子拒絕歸還,法律上雖然沒有什么責任,但不符合道德傳統,所以,我們還是提倡在子自愿的情況下,在能力范圍內,代替父償還債務,以減少社會糾紛,發揚光榮傳統和社會公德。在法律上,兒女沒有替父母償還債務的義務。父與子是兩個獨立的民事主體,不因血緣關系的存在而混同。父債是父親作為主體與他人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與子女無關。根據我國《繼承法》第33條規定: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這一規定要求兒子作為繼承人要以遺產實際價值為限償還被繼承人所欠債務, 但這不是“父債子還”。作為繼承人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繼承遺產的情況, 來決定是否需要償還父親生前所欠債務的數額。如果你愿意償還父親的舊債,就不用受遺產實際價值的限制了。綜上, “父債子還”的說法是不對的。
總之,父債子還的最新法律規定在繼承了父親遺產、接受父親贈予、使用父親所借財務的情況下,兒子需要償還父親的債務。除此之外的父債子償都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我們在生活中應多了解法律常識才能避免自己掉入法律盲坑。在平時生活中,如果有任何法律問題都可以撥打律霸熱線,我們將為您提供最優質的律師服務。
個人無力償還債務怎么處理?
繼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債務承擔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買賣中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的合同糾紛
2020-12-17按揭房可以贈予嗎
2020-11-09企業破產或倒閉,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2020-11-12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