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審理第一審公訴案件,不能沒有一個時間限制。刑事訴訟法對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公訴案件的期限作出了以下明確規定:
1.對于一般公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
2.對于下列公訴案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冉延長一個月,即至遲在兩個半月內宣判:(1)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2)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3)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4)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法律規定對這四類案件可以延長一個月審理期限,是考慮到這些案件比一般的公訴案件更復雜,其調查取證工作量大、難度大、花費時間較長,為切實查明案件事實真相,保證正確適用法律,應有一個較長的審理期限。
3.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最初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經審查后,如果認為案件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如果認為本法院沒有管轄權,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對于改變管轄以后的審理期限如何計算呢法律規定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重新計算審理期限。這是為了保證新管轄的人民法院有足夠的時間審理案件。如果改變管轄的案件是屬于第一種情況的一般公訴案件,應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一個半月內宣判;如果改變管轄的案件是屬于第二種情況的特殊案件,應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兩個半月內宣判。
4.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在人民法院受理公訴案件后,人民檢察院可以要求補充偵查,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審理期限從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重新計算。如果是屬于第一種情況的一般公訴案件,應當在一個半月內宣判;如果是屬于第二種情況的特殊案件,應當在兩個半月內宣判。
以上四種情況是法律規定的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公訴案件的最長期限,人民法院在辦案工作中應當提高工作效率和辦案質量,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盡量縮短辦案期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投保協議
2021-02-27《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