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欠條 債務糾紛起訴書 借條 借條和欠條的區別 借款合同 高利貸 民間借貸利息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對于合同的撤銷權,其實與大部分權力的行使一樣,都有相應的行使期限。并且不同的權力行使的期限不同。其中如果超出其期限,則該權力就沒有意義了。那么,可撤銷合同撤銷權時效期間是多久?針對這一問題,小編整理了一些詳細的資料,請大家往下閱讀。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行使期限
《合同法》為了平衡和保護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以及維護市場交易的安全與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賦予了當事人撤銷權,但撤銷權的行使并非是無時間限制的權利,它有著法律規定的行使期間。如果撤銷權人在該期間內未行使撤銷權,則其撤銷權消滅,當事人不得再以存在撤銷事由為理由,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合同。
根據《合同法解釋(一)》第八條規定,該撤銷權行使的期間是個除斥期間、不變期間,不發生任何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后果。
根據《合同法》第55條的規定,合同撤銷權的行使期間為1年,其起算點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
根據《民法意見》第73條第2款的規定,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合同法》作出如此的規定,并非將撤銷權行使期間的性質改變為訴訟時效,而是基于《合同法》在合同撤銷的原因上,采取了廣義的規定,把因“欺詐、脅迫以及乘人之危”確定為合同可撤銷的原因。這與《民法通則》規定的兩種可撤銷行為(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有所不同。就欺詐而言,在實踐中,因受欺詐訂立的合同往往具有極大的隱蔽性,受欺詐一方不可能在行為成立之時即發現對方的欺詐行為,如仍以民事行為(簽訂合同)成立之時作為除斥期間的起算點,無疑對受欺詐一方是不公平的,這樣的規定也違背了民法中的公平原則。
因此,《合同法》將撤銷權的起算點規定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是合理的。《民法意見》是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司法解釋,而《合同法》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制訂的,其法律效力顯然要高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因此,在實踐中應當優先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另外,根據《合同法》第55條第2款的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該權利消滅。合同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撤銷權屬于民事權利,其是否行使取決于權利人,權利人當然可以放棄其撤銷權。
可撤銷合同撤銷權時效期間是多久?由此可知,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為期1年。并且如果超過一年,人民法院將不再受理。所以,大家在行使其權利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在有效期限內。否則由此產生的后果將由自己承擔。
債權人撤銷權構成要件有哪些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和催告權
合同撤銷權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是否存在贍養費
2021-03-17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