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一些人的粗心大意,讓某些沒有定力的人有可乘之機,不管是多么貴重的物品都會有遺忘的時候,那么這時候有些人的想法就來了,反正不是主動去偷拿的,碰巧撿到的不關自己的事。這樣的想法可就錯了,那么遺忘物被撿到算偷竊嗎,下面由小編來具體分析一下。
一、遺忘物被撿到算偷竊嗎
刑法理論認為,從行為人獲取財物的手段看,侵財犯罪可以分為盜取罪、交付罪和侵占罪。
盜竊、搶劫是直接從他人占有之下奪取財物,屬于盜取罪;
詐騙、敲詐勒索是使他人交付財物,屬于交付罪,盜取罪與交付罪的共同特點是所侵害的財物處在他人的占有之下,必須轉移財物的占有才能達到犯罪目的。
而侵占罪與前述犯罪不同,其侵害的財物屬于他人但并沒有處于他人的占有之下,行為人取得財物并不需要從他人那里奪取或轉移財物的占有。具體到侵占罪和盜竊罪,侵占罪的犯罪對象是行為人占有的他人財物或者遺忘物、埋藏物;盜竊罪的犯罪對象是他人占有的財物,對行為人占有的財物不能成立盜竊罪。因此,判斷財物由誰占有、是否脫離占有,是區分侵占罪與盜竊罪的關鍵。
這從日本刑法的規定中更可以明顯地體現出來,該國刑法第252條第1款規定“侵占自己占有的他人財物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就這點而言,盜竊罪侵害了他人對財物的占有,而侵占罪沒有侵害他人對財物的占有,侵占罪的違法性輕于盜竊罪。并且,在侵占罪的場合,財物處于行為人可以自由處分的狀態,對行為人而言具有誘惑性,導致其有責性低于盜竊罪。
所以,見到遺忘物占為己有,是算偷竊罪的。
二、占有他人財物的原因及其在侵占罪與盜竊罪的不同意義
“占有”是指占有人對財物的實際控制支配狀態,最常見的占有是所有權人對自己財物的占有。但現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很多情形下財物的占有者并非所有權人本人。在刑法學視野里,財產犯罪占有他人財物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一是基于委托信任關系占有,比如刑法第270條第一款規定的代為保管他人財物;第二種是基于偶然原因占有,如刑法第270條第二款規定的占有他人的忘物或者埋藏物;第三種是奪取,如通過搶劫、盜竊、詐騙、敲詐勒索等犯罪手段而占有他人財物。第一、二種情形屬于侵占罪中的占有,行為人對他人財物的占有本身具有正當性,因此并沒有侵害他人對財物的占有。侵占罪之所以成罪,在于行為人將合法的“占有”惡意地變成了“據為己有”,占有轉換成了侵占。與之相反,盜竊罪通過犯罪手段取得他人財物,不僅從實質上侵害了他人的財物所有權,并且是以直接侵害了他人的占有為前提。綜上,侵占罪行為人在犯罪之前對他人財物的占有具有合法性和無罪過性,而盜竊罪中行為人對他人財物的占有是其完成盜竊犯罪的必然前提和要求。
三、侵占遺忘物犯罪的主體限制
遺忘物是持有者因疏忽未帶走遺留在他人能有效管理之場所的財物。對遺忘物和遺失物是否有必要進行區分,學理上有不同意見,暫不評論。具體到本案中,劉某的一萬元錢遺留的場所是銀行的業務窗口凹槽,當天下午就被回憶起并準確地到銀行尋找,當然屬于遺忘物。遺忘物脫離原持有者占有而處于管理者的控制之下,既可能是管理者發現之后對遺忘物的實際占有,也可能是由于遺忘場所的特殊性而推定為受到管理者的有效控制。如果被管理者所發現,管理者就負有代為保管并歸還的義務,管理者拒不交出,符合刑法第270條第二款的規定的,應當構成侵占罪。如果是被管理者之外的第三人發現和占有,就不能機械地從形式上理解刑法第270條第二款的規定。此時,由于行為人侵害了他人(遺忘物管理者)對財物的占有,不符合侵占罪的本質,其對遺忘物的占有不具有合法性和無罪過性。因此,當遺忘物作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時,其犯罪主體一般情況下只能是負有管理義務的人,如果是除此之外的第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取得遺忘物,則成立盜竊罪。
四、侵占遺忘物犯罪的認定思路
在罪名的確定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只是將刑法第270條確定為一個罪名即“侵占罪”。但從該條的兩款規定可以看出,侵占罪實際上包括兩種情形:一是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二是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從學理上,前者屬于侵占委托物(委托物侵占、普通侵占);后者屬于侵占脫離物(脫離占有物侵占)。這兩種情形所損害的法益、客觀行為上都存在明顯差異,故許多學者建議應借鑒外國立法例對此條規定的罪名進行區分。應當說,在司法實踐中,對于侵占委托物、侵占埋藏物由于犯罪對象的特殊性,容易識別和認定,較少存在爭議,而對諸如本案的侵占遺忘物爭議較大。筆者認為,應從兩個方面進行判斷:一是判斷犯罪對象是否為遺忘物。因為只有某物被判定為遺忘物,才可能成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這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某物脫離了原占有人的占有,應從該物所處的位置、時間、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是否屬于遺忘物。比如擺放在街道邊成捆的電纜,周圍還有市政鋪設電纜的相關設備,顯然就不能認定為是遺忘物,任何人不得隨意占有。二是從行為人的主體身份上進行判斷。遺忘物脫離原占有人的占有之后,負有管理責任的人可以并且應當代為保管并及時歸還,因此管理人有占有的權利。
通過以上四個大點的具體分析,我們可以解決遺忘物被撿到算偷竊嗎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就算是遺忘物不代表物主不要這個東西了,拾得拒還的行為反而有偷竊的原因在里面,都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所以,做一個正義的人,千萬不要讓陰暗的一面支配了自己。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超市規定“偷一罰十”合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機構如何要承擔行政責任
2021-02-09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征收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范本
2020-12-27陽江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