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撿到無主物,就該誰撿到就歸誰。但目前我國民法中沒有關于無主物先占取得的明確規定,因此當現實中出現無主物時找不到對其適用的法律規范。而遺棄物作為無主物的一種,能否先占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畢竟涉及到自身利益。那么,對遺棄物先占是否合理?小編整理了相關法律知識,請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一、遺棄物
拋棄可以消滅所有權,使有主物成為無主物,此處所說的拋棄物是指被拋棄所有權的動產。拋棄行為,首先要有拋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拋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實施拋棄行為,即放棄對動產的占有。
二、先占
按照通說,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無主動產,即取得該動產之所有權。
三、先占的構成要件
(一)先占的客體是無主物
這是構成先占的前提條件。所謂無主物,指不屬于任何人所有之物。若一物已經屬于他人所有,則不可能再為另一人所有。
先占之物是無主物,這是先占與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的根本區別。遺失物、埋藏物等是有主物,只是暫時脫離了所有人或對其有占有權的人的支配,因此不能由拾得人、發現人憑借發現行為和拾得行為自動取得所有權。
當一物難以判明為無主物或遺失物、埋藏物時,為保護真正的權利人,應推定為遺失物和埋藏物,按民法中相應的制度去處理。
(二)有先于他人占有無主物的事實
這是構成先占的事實要件,即行為人實施了先占行為。占有行為屬于事實行為,不需要行為人有行為能力,所以未成年人先于他人占有無主物也可成立先占。占有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完成,在此情況下,發出指示的人為先占人。
依據民法原理,先占行為不得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例如通過欺詐、脅迫或暴力手段取得無主物的行為是無效的。
(三)占有物為動產
古羅馬法對無主物采取先占自由主義,對無主物不區分動產與不動產,一律允許先占人取得所有權。但日耳曼法規定,不動產只有國家有先占權,法律允許先占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現代國家多采用日耳曼法,對不動產不允許由個人先占取得,而是由國家享有先占權。
(四)以所有的意思進行占有
這是構成先占的主觀要件。占有人對無主物進行占有時,有將該物完全歸屬于自己支配,排除他人所有的意圖。依據民法原理,對動產的占有均推定為以所有的意思進行占有,由提出相反主張的人負舉證責任。
四、先占是自然權利
先占涉及到自然權利、所有權的起源等問題。在所有權的起源上,梅因、格老秀斯、薩維尼等學者都將所有權的最初產生與占有或先占聯系起來。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之初,一切自然物皆為無主物,通過先占的方式歸屬于某一個體或某一部落。所有權是國家與法律產生后,對物的歸屬和支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認和保護。即通過國家強制力介入,起到定分止爭的作用。所有權產生之后,先占仍然是取得所有權的重要方式。
因此,通過先占取得對無主物排他性的支配權是一項自然權利,是不以法律為基礎而存在的權利,法律只是對這一權利加以確認,而不能反對或否認這一事實。
隨著人類的繁衍和發展,時至今日,大量的自然物都已成為有主物,但自然界中仍有無主物的存在,例如深海中的魚、海邊的貝殼等。況且,有主物可以被所有人拋棄而成為無主物,例如人們扔掉的垃圾等。因此,通過先占取得對這些物的占有和支配是合理的,法律應承認人們先占的權利。
綜上所訴,對遺棄物,法律沒有特別規定時,按先占原則取得所有權,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時,從其規定。在當今社會,公私之分一直是個難題。所以,對于遺棄物先占是否合理這個問題,并不能給出明確答復,只能說因事而異。因此,小編在此提醒大家,誰撿到就歸誰這句話并不能說是對的。
怎么才算遺棄罪,遺棄罪要判刑嗎?
遺棄罪立案需要什么條件?
遺棄罪是自訴案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車禍導致殘疾能主張精神損失費嗎
2021-02-04公司發行新股應符合什么條件
2020-12-11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