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撿到無人認領的遺失物歸自己所有等等。此時,會涉及到兩個概念遺失物善意取得和不當得利。很多人對于這兩個概念都不是很了解,有的更甚者是初次接觸這個概念。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什么是遺失物善意取得。
一、什么是遺失物善意取得?
所謂善意取得,是指動產占有人或者不動產的名義登記人將動產或者不動產不法轉讓給受讓人后,如果受讓人取得該財產時出于善意,即可依法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或其他物權的法律制度。
我國《物權法》第106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1)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2)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3)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根據此規定,善意取得須符合以下三個要件:
(1)受讓人受讓財產時主觀上是善意的。受讓人善意,是指受讓人相信財產的讓與人不是無處分權人。
(2)以合理的價格有償受讓。無償方式取得財產的,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3)轉讓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如果雙方當事人僅僅達成合意,沒有物權變動的公示行為,當事人之間只是債的法律關系,沒有形成物權法律關系,不能發生善意取得的效果。
二、什么是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是指行為人取得他人的財物沒有法律上的依據而使他人受損的事實。
不當得利的成立條件是:
1、須有一方受有利益;
2、須他方受有損失;
3、須一方受利益與他方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4、須無合法根據。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的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三、兩者有什么區別
最基本的區別在于:不當得利是無因行為取得財產或者取得財產的因無效了.善意取得一定是基于無權處分而且取得財產人不知處分財產人是無權處分的,有因的行為取得的財產.特別注意盜臟物,遺失物不適用善意取得.不當得利要件:沒有合法依據,一方受損,一方得利,受損與得利存在因果關系;善意取得要件:一方無權處分,另一方主觀上為善意、合理的價格,不動產登記,動產過戶;
1、主觀上,前者惡意,后者善意;
2、前者只適用動產,后者可適用動產與不動產;
3、前者只涉及兩方,后者涉及第三方;
4、前者得利應當返還,后者取得所有權,不用返還;
和什么不當得利是關鍵是在于是出自惡意還是善意,大家了解一下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自已在生活中犯錯誤,撿到無人認領的遺失物,不要單以為就可以歸自己所有。如果是另一種情形受讓人取得該財產時出于善意,那么自己就是擁有該財產的所有權。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律師在接受委托后需要進行哪些程序
2021-03-10商號可以變更嗎
2021-02-18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