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有霧的早晨,司機李某駕駛汽車進城拉貨,和他同座在駕駛室的好友王某對李某說“今天早晨霧真大,開慢一點,免得出事”,李某隨口說“沒事兒,你放心好啦”,但接著又對王某說:“你也注意看著點”。于是,李某繼續按照原來的速度開車,結果在一彎道處將一行人撞死。李某為了逃避責任,丟下被撞死行人的尸體,駕車逃跑,不久,他發現后面有車追來,以為是交警追來了,為了甩掉后面追來的的車,李某就以更快的速度駕車逃跑,結果又將一騎車人撞死。后李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分歧意見:
在本案的審理中,對李某致人死亡的行為如何定性,存在兩種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李某的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應按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其理由是:李某因過失將行人撞死后為了逃避責任,駕車逃跑,為了甩掉后面追來的車,李某就以更快的速度駕車逃跑,當時,李某應當預見到了霧天超速行駛有可能發生事故,但李某輕信憑借自己熟煉的技術和王某的幫助看望,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結果未能避免事故再次發生。從主觀上看,李某是過于自信的過失。因此,其行為應按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第二種意見認為,李某的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對其應按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
評析意見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李某的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對其應按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其理由是: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要件:一是從主體上看,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已滿14周歲的自然人。二是行為人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三是行為人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四是行為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本案中,當第一次事故發生時,對李某將行人撞死是過于自信的過失,構成交通肇事罪,這是無可爭議的。爭議的焦點在于李某在第一次事故發生后,對騎車人的死亡構成何種犯罪。筆者認為,對李某造成騎車人死亡的行為如何定性,關鍵是要分清李某撞死騎車人在主觀上是出于故意的犯罪心理,還是過失的犯罪心,如果是出于過失的犯罪心理,就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是出于故意的犯罪心理,那么就構成故意殺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個人買房商業貸款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6婚姻關系效力包括結婚時間嗎
2021-03-23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