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科教文衛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因此國家也越來越注意法治進程。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都會因為一些原因需要簽訂合同,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在雙務合同中,先履行一方是擁有不安抗辯權的,那么不安抗辯權又稱什么呢?下文為大家介紹相關內容。
一、不安抗辯權又稱什么
所謂不安抗辯權,又稱拒絕權,亦稱“保證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中國《涉外經濟合同法》第1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時,可以暫時中止履行合同,但應當立即通知另一方;當另一方對履行合同提供了充分保證時,應當履行合同;當事人一方沒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中止履行合同的,應當負違反合同的責任。”不安抗辯權是大陸法系國家對雙務合同中,義務履行有先后順序約定的先履行義務一方當事人利益進行保護而普遍設立的一項重要的合同法制度。
二、不安抗辯權適用條件
1、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不安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均只能發生于雙務合同中,因此,單務合同以及不完全的雙務合同均不能產生不安抗辯權。
2、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于異時履行。異時履行是指雙方履行存在著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根據中國合同法規定,對一些買賣合同,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一般采用同時履行主義,而對于以下合同,中國合同法規定,除當事人有特別規定外,應采用異時履行主義,這些合同包括租賃合同、承攬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委托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等。
3、先履行方債務已屆清償期。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準備,無從停止履行。
4、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能力。根據中國合同法的規定,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
①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②喪失商業信譽;
③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
④給付特定物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⑤其他情形。
(2)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生于合同成立之后。在大陸法系各國,后履行方財產顯形減少應發生于何時,有兩種不同的立法例:一是訂立后財產顯形減少,如德國、瑞士等民法采用;二是訂立時財產已減少,如奧地利民法第165條規定。
(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不安抗辯權,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的主觀猜測。否則,將會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擔違約責任,從而使自己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5、后履行方未為履行提供擔保。如果后履行方在財產狀況顯著惡化等情況出現時,提供了擔保,則其履行有了保障,先履行方就不能產生不安抗辯權。同時,為追求雙務合同雙方利益的公平,也為另一方當事人利益考慮,《合同法》要求主張不安抗辯權的當事人承擔附隨義務:
(1)通知義務。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對方因此而受到損害,同時也便于另一方在獲此通知后及時提供擔保,以消滅不安抗辯權”;
(2)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應當恢復履行。
根據其內容和定義,不安抗辯權又稱為拒絕權或者保證履行抗辯權,該權利主要是在雙務合同之中行使,而且是先履行的一方擁有,該權利如果想要使用必須要滿足一些條件,我國法律規定,只要雙方提供相應擔保就可以對抗這項權利。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怎么做
2021-03-20專利被駁回復審的官費是多少錢
2021-02-03假冒注冊商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土地轉讓手續是如何辦理的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