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當今的商業活動及其他經營領域,簽署合同已經相當普遍。但是,當事人為了防范另一方不能履行相關義務,國家即賦予了不安抗辯權。那么,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的什么權利呢?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不安抗辯權是指什么
雙方當事人在簽署合同后,可能會發生一方財務狀況嚴重惡化的非常情形,這時,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如果按合同履行其給付義務,則可能會面臨著無法獲得相應對待給付的風險,先履行方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防范這一風險的發生。
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對方已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的能力,在對方未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擔保之前,可以中止履行合同義務。
二、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情形有哪些
后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這種情況并非當事人惡意所為,而是在經營中力所不及,或者經營不善而造成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的后果。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該方當事人極有可能無力清償債務,因此,先履行的當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后履行債務的當事人在履行期屆至前,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其意圖是十分明顯的,是嚴重的默示預期違約(筆者在下文將解釋之)。在這種情況下,后履行債務的當事人如果仍按照合同的約定先履行給付義務,則有可能使自己的債權不能實現,造成自己的損失。因此,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3、嚴重喪失商業信譽。商業信譽是商家的生命,也是其經濟能力的具體表現,是履約能力的具體體現。嚴重喪失商業信譽的商家,其履約能力必然受到影響,構成先期履約危險。對此,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4、有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這是一條彈性的規定,使不安抗辯權的使用范圍加以擴大,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按照本項條件的規定,只要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表現出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債務履行能力的情形,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就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以上就是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的什么權利的詳細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簡而言之,上述內容主要闡明了不安抗辯權的具體含義、不安抗辯權對于當事人的重要意義以及不安抗辯權的具體行使情形。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您訪問律霸網站,我們將為您詳細解答。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保密協議范本
2021-03-09如何舉報不良村干部
2021-03-15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方式怎么規定
2020-11-14征地補償規定有哪些呢
2020-12-08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