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平時經過的某個地點難免會有將東西遺忘帶走的現象,如果有貴重物品忘記的是很難再找回來的,但有時候也會出現撿到東西的人主動返還的現象,但是需要一定的報酬才會按要求返還,那么拾得遺失物報酬請求的相關規定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一、拾得遺失物索要報酬一定要給么?
《物權法》關于遺失物制度的相關規定:
1、拾得人的權利
①拾得人必要費用的請求權。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②有權請求權利人支付承諾的報酬,但沒有報酬請求權。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2、拾得人的義務
①拾得人將拾得物返還權利人的義務。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②拾得人妥善保管的義務。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二、拾得遺失物的名詞解釋及法律效果
遺失物指非基于遺失人的意志而暫時喪失占有的物,遺失物只能是動產,遺失物的拾得屬于事實行為,不以拾得人有行為能力為必要。遺失物只能是動產,不動產不存在遺失的問題。遺失物也不是無主財產,只不過是所有人喪失了對于物的占有,不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喪失對于物的占有的情況,則有種種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種原因遺失;還有其他的情況,例如直接占有人將物遺丟失,對于間接占有人即所有人來講,是為遺失物。再如,無行為能力的所有人將物拋棄,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權的拋棄。但是所有人為了安全的目的或者其他考慮,將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隱秘的場所,這時所有人并沒有喪失對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遺失物,如果因年長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則為埋藏物或者隱藏物。
法律效果
我國《物權法》在《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的基礎上,對拾得遺失物的規則稍作改進,于第109~113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綜上所述,如果自己遇到拾得遺失物報酬請求時,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反應,這種行為已經涉嫌到勒索的犯罪行為,我國法律規定撿到東西后應當及時返還給失主,不得索要報酬,如果涉嫌數額較大的法律必定給出嚴格的處理。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寵物醫療糾紛為何難解
2021-03-10有什么法律法規可以懲治政府的違法征地
2021-02-16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家庭冷暴力的緩解方法有哪些
2020-11-13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