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如果當事人的行為被認定為不當得利,那他就要返還因該行為而獲得的利益,所以我們在認定不當得利時,一定要謹慎,主要看它是否具備法定的條件。那么,一般情況下,成立不當得利需具備什么條件呢,換句話說,不當得利要求具備哪些條件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具體的闡述。
一、不當得利要求具備哪些條件
不當得利是指,在沒有合法依據的情況下,一方受利益同時使他方受損失的事實。不當得利是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種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法律規定,不當得利引發債的關系成立,法律確認不當得利之債的目的,是為了使這種不正常的關系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從而維護社會公正合理的財產關系,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不當得利的成立需要具備特定的條件。一般情形下,需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不當得利才能成立:
(一)一方受利益。
具體是指一方當事人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使其得到一定的財產利益。財產利益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和消極增加。
(二)他方受損失。
這里所謂的損失,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使財產利益總額減少,既包括積極損失,也包括消極損失。
(三)一方受利益與他方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這種因果關系具體是指他方的損失是因一方受益造成的,一方受益是他方受損的原因,受益與受損二者之間有變動的關聯性。
(四)沒有合法依據。
這是不當得利構成的實質條件。不是直接根據法律或者根據民事法律行為取得利益的,其取得利益就是沒有合法根據的,也就是沒有法律上的原因,該得利即為不正當的。
二、不當得利的構成條件有哪些
不當得利具備以下法律特征:
(一)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
(二)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三)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既沒有法律上、也沒有合同上的根據,或曾有合法根據,但后來喪失了這一合法根據。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沒有合法根據或得知合法根據已經喪失后,有義務將已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害人。
希望對您能有一定的幫助。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它不僅是道德上的追求,更是法律對我們的要求,所以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出現不當得利的情況。如果您不知道應該怎么去解決因不當得利而引起的糾紛,那么建議您不妨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來幫助您。
不當得利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不當得利的舉證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不當得利拒不返還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將會有哪些變化
2020-11-21拆遷安置時,村集體獲得的賠償如何分配
2021-02-05公租房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6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太大是否可以拒絕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