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拾得遺失物和侵占區別是什么
遺失物拾得是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二、二者構成的要件不同
(1)非法侵占的構成特征
1、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2)拾得遺失物的構成要件
遺失物拾得,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是指認識物之所在,而占有是對物在事實上的支配管領能力。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需要注意的是,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予以支配,依一般社會觀念即可。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
拾得他人遺落的財務或者其他物件,也是非常常見的社會現象。由于人們的大意,總是遺落自身的物品,拾得物品的人往往會將該物品占有。但是對于非法侵占他人財務的事件,其已經觸犯了法律規定,數額較大,拒不交還,將受到法律的懲治。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侵占罪沒有直接證據能不能立案?
侵占罪屬于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