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案件聽證會如何進行
1、通過鑒定人或專家就有關問題的提問和了解,進一步澄清事實;
2、通過對鑒定有關問題的說明和溝通,使當事人和鑒定人增加理解和互信;
3、承辦法官主持或參與聽證會,法官和鑒定人就有關問題進行直接溝通,可以使法官和鑒定人對案件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4、因為鑒定過程更加透明、公開,訴訟當事人普遍參與,所以經過聽證程序作出的鑒定意見更加容易被司法人員和訴訟當事人所理解和接受。
二、組織聽證會的法律依據
對于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鑒定會的組織,《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有著明確規定,并在多年的鑒定實踐中形成成熟的經驗和作法?!?a href='http://www.sdjlnm.com/jianding/3.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和《司法鑒定文書規范》對司法鑒定的一般程序作出規定,但對醫療過失司法鑒定鑒定會或聽證會的組織,目前沒有明確統一的規定。我們在司法鑒定實踐中曾遇到當事人質詢鑒定機構組織聽證會的合法性及組織聽證會的法律依據的情形。
北京司法鑒定業協會《關于辦理醫療過失司法鑒定案件的若干意見》自2009年12月1日起執行,重慶市司法局《重慶市醫療過錯司法鑒定規則》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對統一規范當地醫療過失司法鑒定工作程序,保證鑒定工作的科學、客觀、獨立、公正,起到積極作用。建議國家有關管理部門盡早對醫療過失司法鑒定聽證會的組織作出統一的規范。在目前情況下,各地鑒定機構可以參照北京市和重慶市的作法辦理醫療過失司法鑒定案件。
醫療糾紛司法鑒定原則上應舉行聽證會。在目前情況下當事人是否同意參加聽證會是其個人的權利和自由,無法律強制性規定。鑒于聽證需要的經濟成本較高,特別是聽證會異地舉行時,人民法院不主張聽證的也可以不組織聽證會。
筆者在聽證會的組織中,主要是加強和醫療過失司法鑒定案件委托單位,即委托案件的人民法院的溝通,獲得法院支持。商請法院派員主持聽證會,商請法院派員和鑒定機構共同主持聽證會,商請法院派員參加鑒定機構主持的聽證會,商請法院授權或同意由鑒定機構組織聽證會,并由法院通知醫患雙方按時參加聽證會。通過以上形式,確保聽證會程序上合法并順利舉行。
三、通過聽證會解決的問題
(一)鑒定委托事項的審查和修正
醫療糾紛案件的訴訟案由可有不同,但究其本質應屬民事訴訟,按照侵權責任法的一般理解,在委托此類案件的司法鑒定時,其核心委托事項主要是:醫療單位是否存在醫療過錯(或過失);是否造成了患者的人身損害后果;醫療過錯(或過失)與人身損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醫療過失的參與度如何確定等方面。
在醫療糾紛司法鑒定中,委托人列舉的鑒定委托事項多由鑒定申請方提出,即患方提出,由于有的當事人對醫學知識和法律知識的缺乏,對提出的委托鑒定事項存在不恰當或不妥切的情形,由于有的法官對司法鑒定具體業務不熟,對當事人提出的委托鑒定事項沒有很好的審查和修正,難免有時出現委托鑒定項目不當、不全,對此,鑒定機構應該對委托鑒定事項進行審查和修正,該項工作可以在聽證會前進行,也可以在聽證會后進行。
在聽證會前可以以給委托鑒定的法院發函的形式,將修正委托鑒定事項的理由,修正后的委托鑒定事項寫明,委托鑒定的法院如同意另外填寫鑒定委托書。也可以在舉行聽證會時將修正委托鑒定事項的理由,修正后的委托鑒定事項向當事人予以說明,取得當事人的理解和同意,然后再向委托鑒定的法院發函予以修正。
如某患者因左眼糖尿病眼底視網膜病變、裸眼視力0.6,在某醫院行眼底激光治療,治療后患者以“左眼失明”向法院提出訴訟。在鑒定中檢查患者左眼視力在0.1以上,達不到“失明”的診斷標準,但視力比治療前明顯降低,因“失明”的損害后果不存在,我們將醫療過失認定的要素向患者說明,建議患者修正為“左眼視力下降”,獲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后予以修正。
又如某患者因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某醫院行關節鏡手術治療,術后患者認為病情加重,要求對“手術前的傷殘等級和手術后的傷殘等級以及過錯參與度”向法院提出司法鑒定申請,而傷殘鑒定涉及到膝關節功能狀態的檢查,經審查有關鑒定材料不能充分顯示患者手術前的功能狀態,而現在進行檢查也不能還原患者原來的功能狀態。所以其對“手術前的傷殘等級”鑒定要求,是一個無法完成的命題,向法院予以說明,不予受理。
在聽證會中,鑒定人結合雙方的陳述和本次委托書載明的委托事項,對本次鑒定所能解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澄清和確認。特別是當事人在陳述中出現本次鑒定明顯不能解決的問題或不屬于本次鑒定范圍的內容時,尤其需要及時進行解釋和說明,以免造成當事人對本次鑒定結果的錯誤期待,影響對最終鑒定結論的接受程度。應向雙方當事人說明下列事項非醫療過失司法鑒定的范圍:醫療行政管理的內容和醫療法規、政策;是否非法行醫;過失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醫院和醫師的執業證、資格證書;藥品、醫療器械的質量是否合格;病歷病案記錄是否真實?(需要通過病歷資料的文書鑒定來解決);患者是否存在精神損害;患者要求賠償的范圍和金額。
(二)鑒定材料的審查、補充和認可
1、打官司打的就是證據,鑒定材料在司法鑒定中的作用不說自明。收到法院移交的鑒定材料后,鑒定人應對鑒定材料進行初步審查,明確現有材料對于鑒定委托事項是否已經完整、充分,能否據此得出明確的鑒定結論,材料不完整的應書面通知委托法院予以補充。
2、鑒定材料應該能夠顯示完整的醫療過程,醫方應提交住院病案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患方應提交門(急)診病歷,門(急)診化驗檢查報告單,診斷證明等資料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以及影像檢查資料,必要時調取每日用藥清單和每日醫療費用清單。如患方有足夠的法律知識,案件委托法院能夠提供經過封存保全的病案資料,則更有助于鑒定工作進行。在鑒定工作結束后原件退回。
3、鑒定機構應當依據委托方提供的鑒定材料進行鑒定。送鑒材料的真實、合法和完整性由委托方負責。但鑒定人應該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進行進一步審查,醫患雙方當事人都存在對鑒定材料進行偽造和篡改的可能性,應該核實原件和復印件是否一致,醫方提交的和患方提交的同一份材料是否一致。發現鑒定材料失實的,應要求案件委托法院予以核實認定,嚴重影響鑒定工作,以致不能據此作出鑒定結論的,應終止鑒定,將鑒定材料退回原委托法院處理。
如在某案件中,鑒定人經審核發現醫方提交病案原件中的病程記錄與患方提交的該病案病程記錄復印件多處不一致,反饋后經法院核實認定,醫方提交的病案原件在患方復印后有多處篡改,不能作為鑒定的依據。又如在某案件中,患方提交病案復印件與醫方提交病案原件不一致,反饋后經法院核實認定,患方提交復印件不一致部分字體與原件字體不符,為患方將復印件篡改后再復印,不能作為鑒定的依據。
4、鑒定材料是醫療糾紛案件中的重要證據,也是司法鑒定人做出判斷的基礎,醫、患雙方對送鑒資料尤其是病歷資料的認可,是完成司法鑒定的前提;在聽證會時應讓醫、患雙方表明態度對鑒定材料予以確認,詢問現有鑒定材料是否真實、完整,能否作為本案的鑒定依據;存在爭議的,應要求委托人依職權查實③。對患者死亡后沒有進行尸體解剖的案件,鑒定人應向醫患雙方說明,因缺乏病理解剖診斷,不能對患者確切病理死亡原因作出鑒定,僅能根據病歷資料分析推斷患者的死亡原因。
(三)鑒定人的指定和回避
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中,鑒定人的確定是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規定,由雙方當事人和醫學會在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在醫療過失司法鑒定中,鑒定人的確定是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18條規定,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委托后,應當指定本機構中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委托人有特殊要求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從本機構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在聽證會前或聽證會中鑒定機構應向醫患雙方介紹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基本情況,包括個人執業資格、執業經歷、專業技術職稱、學術職務等。詢問雙方是否同意由本機構和指定的鑒定人進行鑒定,是否要求鑒定人回避,并簽字予以確認。要求鑒定人回避的應說明理由,理由充分的應另外指定鑒定人。
(四)醫療過失鑒定風險提示
在聽證會中應向醫患雙方當事人進行醫療過失鑒定風險提示④,提示的主要內容有:
1、鑒定結論是鑒定人根據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依據法律規定,客觀、公正、科學地提出的專業性意見,屬于法律規定的證據之一。是否成為定案的根據,取決于辦案機關的審查和判斷,鑒定人并無決定權和影響法官采信鑒定結論的能力。如果辦案機關不予采信,其有啟動新的鑒定程序的權利。
2、鑒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辦案機關處理案件的疑難專業問題,鑒定人遵循科學、公正的宗旨,鑒定活動也是圍繞委托方提出的鑒定目的來進行的。因此,鑒定結論可能對被告不利,也可能對原告不利。
3、鑒定人只能根據現有的送檢材料和檢查情況得出鑒定結論,由于鑒定材料的限制或者受客觀條件的制約,有時可能得不出明確的鑒定結論。
4、鑒定活動具有嚴肅性。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文書一經發出,不得收回。當事人如果對鑒定文書或鑒定結論有異議,可向案件委托法院提交書面異議書,鑒定人以書面形式給予解釋和答復。
5、如果當事人需要鑒定人出庭質證,申請出庭質證的一方必須支付相關的出庭費用。
6、如果當事人仍然有意見或者異議,可以申請其他鑒定機構重新鑒定來解決。
(五)醫患雙方矛盾的焦點及辨析
通過醫患雙方陳述,進一步厘清醫療過程的事實,明確醫患雙方矛盾的焦點,辨析醫方是否存在過失。
三、聽證會前的準備
(一)聽證會前的準備
1、在舉行聽證會前7天時間以上向案件委托法院送達商請法院舉行聽證會的函,送達通
知患方參加聽證會的函和通知醫方參加聽證會的函,以便各方做好參加聽證會的準備。內容包括:
⑴舉行聽證會的目的,是否參加聽證會是當事人的權利,并非強制性規定,逾期未出席的視為當事人放棄參加聽證會的權利,聽證會仍按時舉行;
⑵舉行聽證會的時間、地點以及鑒定機構的聯系電話。
⑶當事人應準備的材料,如身份證、律師證、授權委托書,鑒定材料不齊時告知應補充提交的材料,補充提交的材料應在聽證會前交法院質證和認證;提交陳*書,并告知陳*書的主要內容;
⑷介紹鑒定機構和鑒定人的基本情況,有回避要求的向法院或鑒定機構提出,并說明理由;
⑸每方參加聽證會的人數限定在3人以內。
2、鑒定人在聽證會前應熟悉案情,就聽證會需重點了解的事情和詢問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擬出聽證提綱。
3、做好制作聽證筆錄的準備,會前確定記錄人員,最好由法醫助理擔任,記錄人也應事先熟悉案情,以便記錄時抓住重點。司法鑒定是為訴訟活動服務的,是一種法定的證據調查方法,是一種科學技術實證活動,司法鑒定聽證會具有準司法性的屬性。筆錄是記載整個聽證活動的書面憑證,聽證結束后,聽證筆錄需交醫患雙方當事人審核簽字,然后歸檔備查⑤。有條件的鑒定機構可以在做好筆錄的同時,將整個聽證會的過程進行錄音、錄像,進行體檢的也應錄像或拍照。進行錄音、錄像前應向雙方說明并取得同意,以便作為法定證據使用。
(二)醫患雙方均應提交書面陳*書
不管是否舉行聽證會,醫患雙方均需提交書面陳*書。
患方陳*書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當事人(或聯系人)的身份;
⑵詳細醫療過程;
⑶醫療機構存在的不當或過失;
⑷患者的損害后果;
⑸醫療不當或過失與損害結果存在的因果關系、責任程度或參與度等。
⑹以上內容字數不限,另附300字以內概括總結(鑒定意見書予以引用的內容)。本人簽名并按手印。
⑺有條件的在提交書面陳*書的同時提交該陳*書的電子文檔。
陳*書應當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地闡明己方的觀點,對照有關法律、法規、診療規范和技術常規說理,在聽證會上由當事人自己或其代理律師陳述時盡量做到有理、有據、有利、有節,主要讓證據說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說服鑒定人,打動鑒定人⑥。作為患方尤應注意切忌沖動,莽撞無理,否則,反而不能獲得鑒定人的同情。
醫方陳*書的主要內容大致與患方陳*書相同,針對醫療事件爭議的焦點,尤其是患方質疑之處,對己方過失不掩飾,以取得患方的理解,對非過失,根據事實,對照有關法律、法規、診療規范和技術常規提供不存在過失的依據。近年來醫師出身的律師越來越多,醫療專家充當原告“咨詢師”的也越來越多,況且鑒定人就是醫學專家,醫療過失不可能蒙混過關。在聽證會上,作為醫方切不可盲目自大,目中無人,尤其是大型醫院參與鑒定時,如果自恃在當地的學術權威地位,反而最終有可能造成對己不利的后果。
鑒定意見書中應當有聽證會醫患雙方各自陳述的主要觀點的內容,根據以往的經驗,陳*書的概括總結,作為鑒定意見書雙方陳述意見引用,一定要讓各方自己提交。如果鑒定人自己進行概括摘要,有時可能費力不討好,有的當事人可能認為沒能反映其真實意思,也可能認為概括的不全面,從而提出異議。
(三)專家咨詢
1、專家咨詢的必要性。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中,《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5條規定,涉及的主要學科的專家一般不得少于鑒定組成員的1/2;涉及死因、傷殘等級鑒定的,并應當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法醫參加專家鑒定組。各級醫學會充分發揮了在醫務工作者中的協調、
組織作用,普遍建立起專業配置合理、技術滿足要求的專家庫,這是能夠進行有效鑒定的基礎和條件,可以對鑒定中涉及的技術問題作出判斷解決。在醫療過失司法鑒定中,由于各鑒定機構規模不同,鑒定人的人數、專業分布和水平參次不齊,有時可能沒有涉及被鑒定案件本專業的鑒定人參與。醫療過失鑒定涉及臨床每一個科室和專業,其醫療范圍廣、原因錯綜復雜、任何一個鑒定人都不可能單獨完成每個鑒定需要解決的所有問題。因此,針對不同專業的醫療糾紛,請相關專業的臨床專家會診、咨詢,是鑒定過程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鑒定質量的保證?!端痉ㄨb定程序通則》第25條規定,司法鑒定機構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的,可以向本機構以外的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咨詢,但最終的鑒定意見應當由本機構的司法鑒定人出具。一般在專家咨詢中采取聽證會前咨詢、邀請專家參加聽證會和邀請專家對鑒定文書審查的方法。
2、聽證會前咨詢。在收齊鑒定材料后,邀請資深專家針對案件中的難點或較強的專業技術問題進行分析,對醫療過失作出技術判斷,并提出聽證會重點需要了解和提問的問題,提高聽證會的質量和鑒定質量。
3、必要時邀請專家參加聽證會。
4、邀請專家對鑒定文書審查。為了保障鑒定質量,除了在鑒定文書形成過程中認真執行“鑒定三級審核制”?(指在司法鑒定文書形成過程中實行鑒定人擬稿、復核人審核、機構負責人或其指定代理人簽發的三級審核制),還應實行鑒定人集體合議制度,并邀請案件相關專業專家參加,對鑒定人擬寫的初稿進行討論、修改、提出建議,司法鑒定人對所采用的專家意見負責。
醫療過錯糾紛聽證會是什么
主要是醫患雙方分別就診療過程、院方有無醫療過?錯等發表意見。由于鑒定會召開前,醫患雙方已經在病歷封存階段就移送鑒定?的鑒定依據發表了質證意見,因此,聽證會的目的不是重復質證意見,而是雙方圍繞鑒定內容各自陳述觀點和理由。
例如,患方的陳述重點應當是認為院方存?在哪些醫療過錯(包括未盡到合理告知義務、診療行為不符合診療常規等),這?些醫療過錯給患方造成了哪些損害結果,醫療過錯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及責任程度;院方往往是針對患者提出的質疑予以解釋,如果認為其診療行為不?存在過錯,則就診療行為的合理提出論證。
需要指出的是,為提高聽證會的質量?和效率,鑒定機關往往要求醫患雙方就診療過程、院方有無醫療過錯等提交書面意?見。因此,在鑒定程序啟動后,醫患雙方應盡早準備相關書面意見。另外,盡管聽?證會是由鑒定機關主持召開的,《民事訴訟法》等程序法并未規定主審法官須列席?聽證會,但對于案情復雜、爭議較大、當事人情緒對立甚至不配合鑒定的案件,主審?法官列席參加聽證會有助于聽證程序的推進,并且有助于監督鑒定機關作出妥當?的鑒定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定
2020-12-21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離婚房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8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土地承包關系的時限會有什么影響
2021-03-03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