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人身損害賠償舉證
醫療損害責任在《侵權責任法》第7章用11個條文予以規定,足見立法的重視與現實中矛盾的多發。在侵權法出臺以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國務院2002年)與《民事訴訟證據規定》(最高院2004年)是處理醫療損害責任的依據。但侵權法出臺后,改變了上述規定的諸多做法。根據上位法優于下位法,顯然,應該適用侵權法的相關規定。
一是改變了侵權的構成。根據侵權法第54條的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因此,醫療機構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不以構成醫療事故為前提。只要有過錯,造成損害,就得賠償。
二是改變了醫療機構的舉證責任分配。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4條第1款第(8)項的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醫療機構要對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現在,侵權法確立了醫療損害責任的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只有在第58條規定的三種情形下(違反診療規范及病例資料問題),法律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筆者認為,由于醫療機構在此三種情形下,并不能舉證以說明自己無過錯。所以,此條并非過錯推定責任,仍然是過錯責任。另外,此條第1項,所謂醫療機構違反診療規范的行為因為目前在醫療界并沒有同一適用的《診療規范》。故而,患方還需就此申請醫療鑒定才能夠確認。
第五十八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病歷資料一般分為兩大類:客觀性病歷資料和主觀性病歷資料。客觀性資歷資料是指記錄患者的癥狀、體征、病史、輔助檢查結果、醫囑等客觀情況的資料,還包括為患者進行手術、特殊檢查及其他特殊治療時向患者交代情況、患者或其近親屬簽字的病歷資料。
主觀性病歷資料是指在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通過對患者病情發展、治療過程進行觀察、分析、討論并提出診治意見等記錄的資料,多反映醫務人員對患者疾病及其診治情況的主觀認識。
一般來講,主觀性病歷資料涉及知識產權,患方不能復印。侵權法第61條對此予以詳細規定。但可以由司法機關予以調取。此案中,由于醫療糾紛,需要病歷資料來做醫療過錯鑒定,所以,其范圍就包括了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病歷資料。
醫療過錯程序被迫終結,法院認定因病歷資料被篡改,適用推定過錯,由醫療機構承擔不利后果。但是,若由醫療機構承擔全部責任則未免過苛,所以結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9條的原因力規定,確定了責任范圍,由醫療機構承擔70%的過程責任。
醫療過錯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如果醫療行為由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司法過錯鑒定,結論存在醫療過錯的,則適用《民法通則》及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之規定計算賠償數額,其賠償計算標準如下:
(一)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二)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三)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四)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五)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六)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七)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
(八)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
(九)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十):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十一)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十二)精神損害撫慰金: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醫療過錯如何預防
1、患者應具有患病的依據
臨床資料要完整:
①病史、癥狀、體征;
②各種常規檢查,如心電圖、X線檢查、B超等;
③生化和微生物等實驗室檢查。
2、必須規范操作過程
依據國家和醫療部門制定的專業指南、常規條例、規章制度行醫。如《執業醫師法》以及各級醫生職責規定,核心醫療工作制度,經專家論證的相關診療指南等,都是可以依據的規范標準,也應成為我們醫生實施醫療操作的法定權利和責任。
3、嚴格選擇適應癥
常規治療項目(已經定論的技術操作、檢查種類和藥物選擇)中嚴格界定絕對適應癥、相對適應癥、禁忌癥。特殊項目需要進行論證和申報,在切實保證安全和效果的前提下,與患者和家屬充分溝通并征得理解和同意后進行。
4、具備行醫資格和條件
醫務人員應具備相應的資格證和注冊證,在具有開展相應醫療活動的設備和條件下工作,創造方便并能保證患者安全的必要環境。
5、醫患雙方存在治療的愿望和協議
這是醫患之間溝通的重要環節,防止隱瞞治療中的困難,獲取患者做大的信任和理解。應具備的書面文字資料,包括手術委托書、知情同意書等,表明患者及委托人已了解手術的內容和困難,認同手術風險并承擔相應的后果。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大家都可以去了解。對于醫療事故來說,現在發生的機率越來越多,并且大家的情緒也都非常的激動,希望大家在發生這些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處理方式,這樣才可以避免出現更多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收購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1精神傷殘等級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3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