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遺失物后又遺失是否犯法,還要要根據非所有人過失情況而定,但一般不構成犯罪。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物權法》規定,拾到他人遺失物品必須歸還。在保存遺失物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費用非所有人可以與遺失物所有人協商需要,如果造成遺失物再次丟失需賠償,不構成犯罪。 撿到遺失物后又遺失構成犯罪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侵占罪】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侵占罪的概念及其刑事責任。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
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但另一方法撿到東西后在返還失主之前代為保管的行為在法律上叫“無因管理”行為,這種行為是出于避免他人物品損失而作出的高尚行為,是要受到鼓勵的。所以在對于類似行為的處理上與一般的不慎損壞他人物品有些區別。
雖然我國法律對無因管理的規定并不是很明確,但通常我們認為在無因管理是,盡到一般注意義務就可以了,只要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就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因此甄別撿到遺失物又遺失是否犯罪的關鍵就在于非所有人也就是撿拾人是否在主觀上有故意丟失或者損害的意圖,如果有則是違法犯罪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主觀上沒有故意丟失或者損壞的意圖則一般不構成犯罪。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需要辦理傳喚手續嗎
2021-02-28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女職工產假工資多少
2021-03-05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拆遷補償協議審批是多長時間
2020-11-20房屋土地使用面積拆遷補償時大于房屋建筑面積是否有補償
2021-01-21甘肅農村征地拆遷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