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遺失物后又遺失是否犯法,還要要根據非所有人過失情況而定,但一般不構成犯罪。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物權法》規定,拾到他人遺失物品必須歸還。在保存遺失物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費用非所有人可以與遺失物所有人協商需要,如果造成遺失物再次丟失需賠償,不構成犯罪。 撿到遺失物后又遺失構成犯罪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侵占罪】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侵占罪的概念及其刑事責任。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
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但另一方法撿到東西后在返還失主之前代為保管的行為在法律上叫“無因管理”行為,這種行為是出于避免他人物品損失而作出的高尚行為,是要受到鼓勵的。所以在對于類似行為的處理上與一般的不慎損壞他人物品有些區別。
雖然我國法律對無因管理的規定并不是很明確,但通常我們認為在無因管理是,盡到一般注意義務就可以了,只要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就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因此甄別撿到遺失物又遺失是否犯罪的關鍵就在于非所有人也就是撿拾人是否在主觀上有故意丟失或者損害的意圖,如果有則是違法犯罪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主觀上沒有故意丟失或者損壞的意圖則一般不構成犯罪。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中村拆遷的基本流程怎么走
2021-02-19刑事拘留后撤案可否賠償
2020-12-10庭前調解后反悔怎么辦
2021-01-12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