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醫療費的賠償數額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受害人其出院時的費用結算單上,關于社會統籌部分的醫療費用,加害人應否承擔,因立法中缺乏明確的規定,實踐中比較混亂,亦成為訟爭的焦點。根據1998年《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繳費率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作收入的2%。由此可見,受害人因傷住院后,社會保險機構為其支付的醫療費用,是在其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后才享有的權利。因此,社會醫療統籌機構支付的醫療費,實際上就是受害人自己的支出,換言之,對受害人實際支出的合理費用,應當理解為其住院花費的全部醫療費用,包括自費部分和統籌醫療費用部分。所以,關于社會統籌部分的醫療費用,加害人應當承擔。
如何處理醫療差錯
根據我國《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二條和第三條的規定,醫療事故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工作中的過失行為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情形,而醫療差錯則指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雖有診療護理過失,但尚未造成上述嚴重后果的情形。據此可以看出,醫療差錯與醫療事故的唯一區別在于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即醫療差錯所造成的后果是一般性的,未達到病人死亡、殘廢或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
實踐中,醫療差錯又可分為嚴重醫療差錯和一般醫療差錯,前者指醫務人員的診療護理過失行為已給病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延長了治療時間,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后者則指尚未對病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無任何不良反應。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未對醫療差錯的處理做出任何具體規定,這是該法規的欠缺之處。但這并不意味著病人及其家屬喪失了要求醫院賠償經濟損失的權利。醫療差錯本身也是一種民事侵權行為,它侵害的是病人的身體健康權利。由于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給病人造成了不應有的精神痛苦和經濟損失,已構成民事侵權行為,因此醫療單位理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具體到醫療差錯的處理,醫療單位應賠償因其工作人員的過失行為而使病人增加的醫療費、護工費等經濟損失。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曾專門發文指出,當事人要求醫療單位賠償經濟損失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應按民事案件立案受理。
因為很多受害人不是醫學專業,所以在醫療差錯或者事故上的判斷不夠正確,也不夠客觀。導致自身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保護。如果當事人對醫療有疑問,可以咨詢律師,雖然他們也不是醫學專業,但是能在維護權益問題上給出專業建議。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超期羈押怎么辦
2020-12-22不按時發工資怎么辦
2021-03-02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土地入股租賃協議范文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