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醫療糾紛醫療機構應告知事項
依據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發生醫療糾紛時,醫療機構應該告知當事人的事項包括解決醫療糾紛的合法途徑;有關病歷資料、現場實物封存和啟封的規定等。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十一條?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咨詢;但是,應當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
第十六條?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第十七條?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
醫療糾紛找哪個部門調解
申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的,由醫患雙方共同向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一方申請調解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進行調解。申請人可以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申請調解。書面申請的,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和理由等;口頭申請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員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和理由等,并經申請人簽字確認。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獲悉醫療機構內發生重大醫療糾紛,可以主動開展工作,引導醫患雙方申請調解。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的規定,并符合本地區實際需要。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自設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備案。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根據具體情況,聘任一定數量的具有醫學、法學等專業知識且熱心調解工作的人員擔任專(兼)職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員。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不得收取費用。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工作所需經費按照國務院財政、司法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發生醫療糾紛時,醫療機構應該告知當事人的事項包括解決醫療糾紛的合法途徑;有關病歷資料、現場實物封存和啟封的規定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