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物業業主自治可以嗎?
不要物業業主自治不可以。《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都是用來保障業主合法權益的。業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是受法律保護的。
具備條件的小區按照《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召開業主大會成立了業主委員會,選聘物業、監督物業活動。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的物業管理主要有以下模式:
1、包干制:指由業主向物業公司支付固定物業服務費用,盈余或者虧損均由物業公司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2、酬金制:指在預收的物業服務資金中按約定比例或者約定數額提取酬金,支付給物業公司,其余全部用于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支出,結余或者不足均由業主享有或者承擔的物業服務計費方式。
3、自管模式:這里的第三種方式自管模式,就是業主自己管理小區,自治自管。
自管的前提是召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授權業主委員會自管小區。
二、業主自治的必要性有哪些?
1、業主自治是物業管理的基礎。建筑物的區分所有權的產生和廣大居民社區自治意識的覺醒產生了現在的物業管理制度。所有權是絕對性的權利,它排除了非所有權人對物的干預。無論物業管理企業還是政府都無權干預所有權人對房屋的處分,但是其他共有所有權人卻有權干預業主對房屋共用部分的處分,而這種干預也只能要求該業主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利益。因此,涉及共有部分或共用部分而產生的物業管理問題只有業主才有最終的發言權,而物業管理企業只能在業主的授權范圍內開展服務活動。所以,物業管理的基礎是業主自治。
2、行使業主自治管理權利對于維護物業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權益、規范住宅物業管理重要意義。無論是物業管理企業還是其他當事人都有可能出于自身的利益作出對業主不作為,這就使得行使業主自治管理權利對于維護物業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權益、規范住業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在當代社會小區內部的一個業主,他們所享有的權力是非常的廣泛的,比如說是可以對于自己生活生產的一些具體的事項做出處分,當然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居民的自治權利的行使。
業主委員會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原業主欠下物業費該由誰補繳
企業主動辭退員工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2020-11-19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實習期說沒做什么工作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1-01-12股東在何情形可代表公司訴訟
2021-02-25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