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后能取保候審嗎,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一、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
逮捕之后正常情況下不能取保候審,因為逮捕的條件是嫌疑人有危害社會的可能,所以才予以逮捕,因為不適合取保或者監視居住的條件。但,如果被逮捕的嫌疑人有下來情形的話,那么還是可以取保候審的。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審。
4.依法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
5.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
6.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偵查、起訴、一審、二審的辦案期限內不能結案,采用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險性的。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7條第7項的規定,對持有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偵查,但不需要逮浦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審。根據公安部《規定》第63條第5、7項的規定,對提請逮捕后,檢察院機關不批準逮捕,需要復議、復核的,移交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取保候審。
公安部《規定》第64條規定: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8條規定,對于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二、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在人民法院二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羈押期已經超過一審法院所判處的有期徒刑的,也適用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綜上可知,逮捕后原則上是不能進行取保候審的,但如果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如,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則此時就可以申請辦理取保候審。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法律知識,如果還有什么問題,律霸網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因受疫情致經營困難如何處理
2021-01-14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征地拆遷補償是否包含拆除費
2020-11-18臨街住宅做經營,是按照住改非拆遷嗎
2020-11-20拆遷安置房和經適房的區別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