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有不少父母出于對子女將來美好生活的考慮,會給他們還未成年的子女買房子。那么,從法律的角度看,未成年人的房產可以轉讓嗎?此外,若是能夠轉讓的話,在實踐中,對于房屋轉讓的陷阱究竟應該怎樣去避免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具體的解讀。
一、未成年人的房產可以轉讓嗎
我國《民法通則》對未成年人的財產有特別規定,其中第18條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而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此也有明確規定,如第12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第47條規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其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或者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只需向國土部門提交監護人證明和相關身份證明,并在此之前到公證處證明房屋買賣所得的用途是用作保障未成年人的教育、生活等未成年人應該享有的權利即可。
二、房屋轉讓的陷阱怎樣避免
1、買賣合同簽訂前,應至房屋所在區域的房地產交易中心進行產權狀況調查,了解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或禁止轉讓情形。如果事先未引起重視,到辦理產權過戶時才發現房屋不能轉讓,則可能給購房人造成很大的損失。
2、簽訂買賣合同前應查看業主是否取得產權證,并根據產權證等記載確定房屋類型。避免實際交易時才發現由于尚未取得產權證而不具備交易條件或所購房屋類型不符合購房人需要而造成損失。例如,需要的是非居住用房,則應購買商業用房。因為商業用房才可辦理營業執照。若購買住宅房,購房人將無法從事預期用途。
3、根據產權證確定產權人。若部分產權人或由非產權人簽訂合同,應要求其提供未到場產權人出具的委托書。否則若未到場產權人以合同簽訂人未取得委托主張合同未成立,購房人僅能向合同簽訂人追究締約過失責任,即由于合同未成立造成的直接損失,且舉證責任在購房人。
4、買賣合同應對付款流程及交易中各項事項作出明確、具體約定。履行過程中常常由于某筆款項的支付時間不明而產生糾紛,受損失的一方因為當初與對方未訂有明確條款而只能自認倒霉。
應該也有所了解了吧。此外,您還要注意的是,在購買二手房時,您還應該要弄清楚房屋的使用年限、物業等問題,詳細的去了解被轉讓房屋的相關信息,避免出現買房后又后悔的情況。而為了避免前述情況的出現,建議您在購買房屋時,可以先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幫您把把關。
二手房買賣個人房產稅如何計算
小產權房屋買賣協議范文
買賣房子要交哪些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過期法院怎么處理
2021-02-13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