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長時間解除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根據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所以取保候審最長12個月解除。
二、取保候審的申請
1、申請人
取保候審的申請主體,對于取保候審的申請主體即申請取保候審保候審的主體資格問題,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明文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這是一項授權性規定,也是一項排他性規定,這一規定即將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授予給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辯護人。“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從事某種行為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則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2、申請條件
關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多長時間解除取保候審的相關知識,總之,在你遇到類似問題時,建議咨詢專業的律師,以維護自身合合法權益,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在更多的情況下,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對具體問題進行實際的處理,以維護自身的權益不受侵害,當然,更多的是對取保候審具體法條的相關咨詢,也可以到有關部門進行了解。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或者進一步的需求,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前法院會通知交罰金嗎
2020-11-27交通事故后醫療機構申請墊付救助基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4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什么是放棄繼承權,怎么放棄繼承權
2021-03-22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建筑房屋總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