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1992年,某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出資設立了某市經濟開發區建筑工程公司。1994年7月,經有關部門批準,某市經濟開發區建筑工程公司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改制后企業名稱不變,企業性質由國有企業變為集體所有企業。但經查,該企業改制后未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1997年3月,遲某經公司董事會選舉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01年1月,某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下發文件免除遲某經理職務。遲某不服,以侵犯企業經營自主權為由向某市政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要求撤銷某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任免決定。某市政府經審查,決定依法受理遲某的行政復議申請。在行政復議審理過程中,某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自行撤銷了對遲某職務的任免決定,遲某撤回行政復議申請,案件終結。
[分析]
本案的焦點問題是:遲某的行政復議申請是否屬于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根據《行政復議法》第6條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而《行政復議法》第8條又規定:“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申訴”。顯然,本案中對遲某經理職務的任免是屬于什么性質成為行政復議受理的關鍵。如果某市經濟開發區建筑工程公司是集體所有制企業,根據《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之規定,經理職務的任免屬于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則管委會對遲某的免職決定依法屬于受理范圍。而如果該企業為國有企業,則某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免去遲某的經理職務,只是一項人事處理決定,對該處理決定不服,根據《行政復議法》第8條的規定應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提出申訴,不能申請行政復議。
復議機關認為,某市經濟開發區建筑工程公司的改制問題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該企業實際上也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且已運營多年,其未到工商部門重新辦理企業法人登記,行為違法,但并不能由此否認該企業經濟性質已發生變化的事實。對該公司在改制后長達7年的時間沒有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的違法行為,應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如果簡單否定該公司已經改制,則勢必面臨著退還職工的股金、重新改制,及許多法律上、政策上的難題,在實踐中也很難行得通。對企業的性質認定應當尊重事實,確認其集體所有制性質。基于此,某市政府依法受理了遲某的行政復議申請。在案件審查過程中,某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接受了復議機關的意見,撤銷了對遲某職務的任免決定,案件終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
2021-02-20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什么是保全
2021-03-03轉讓廠房建筑所占的土地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2021-01-26上市公司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7征地拆遷補償辦法
2020-11-10從一塊地到一套房,這期間開發商究竟需要付出多少錢
2021-02-28我國的拆遷稅收政策是怎樣的
2020-12-01拆遷方的慣用套路該如何破解
2021-01-20公益性企業遭遇拆遷怎么辦
2021-03-22農村房屋拆遷,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31劃撥土地使用權補償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