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民事訴訟法只規(guī)定了對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可以復議,但是暫無規(guī)定復議期限。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zhí)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第一百零五條第三款規(guī)定“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睘楸U袭斒氯说臋嗬瑢ω敭a保全、先予執(zhí)行、罰款、拘留均賦予了當事人申請復議權。但是卻沒有申請復議期限的規(guī)定,筆者認為不妥,理由是:
一是使已生效執(zhí)行的法律文書一直處于效力待定的狀態(tài),影響法律權威。雖然對此民事訴訟法均明確復議期間不停止執(zhí)行,但當事人無論何時都可以申請復議,則使生效法律文書處于維持與撤銷的兩可之間,如果撤銷,而由于時間的拖長,則勢必后果更嚴重。
二是易導致當事人規(guī)避法律,逃避法律責任。司法實踐中對財產保全的復議已充分暴露出這一問題。原告為保障生效法律文書的順利執(zhí)行向人民法院申請了財產保全,而被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方有異議卻遲遲不申請復議,往往在案件進入執(zhí)行程序后才申請復議,在訴訟過程中轉移、隱匿其他財產,進入執(zhí)行程序后才申請復議并得到支持,從而導致勝訴方僅有一紙文書,無法得到執(zhí)行保障。
三是易導致當事人纏訴纏訪,造成社會不穩(wěn)定。由于無申請復議期限的制約,當事人想什么時間申請就什么時間申請,隨意性極大,易導致當事人纏訴纏訪,造成社會不穩(wěn)定。
四是與法的穩(wěn)定性要求和司法效率的精神不符,亦顯示出立法技術的缺陷。
綜上筆者認為民事訴訟法應當明確申請復議的期限。關于如何明確,筆者認為應當根據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guī)定,結合民事訴訟法判決、裁定的上訴期限的規(guī)定,結合財產保全、先予執(zhí)行、罰款、拘留具體措施科學地予以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guī)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七規(guī)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據此筆者建議:將《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修改為第一款“當事人對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zhí)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申請復議一次?!钡诙睢鞍竿馊藢ω敭a保全或者先予執(zhí)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裁定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復議申請。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第三款“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zhí)行?!币颉睹袷略V訟法》第一百零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庇捎诒痪辛舻娜巳松硎艿较拗?,為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將《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第三款修改為“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決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zhí)行”。
目前,我國民事訴訟法只規(guī)定了對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可以復議,但是暫無規(guī)定復議期限。當事人可以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之后,盡快申請復議,保證自己的權利得到救濟。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1-29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姘居和事實婚姻有什么不同
2021-03-07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交通肇事可以假釋嗎
2021-01-31法院如何強制執(zhí)行
2020-12-28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0-12-13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2-05勞動者不服企業(yè)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