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復議第三人的具體范圍
1、第三人應當具有合法權益
目前行政復議程序應保護的權益包括實體上的政治權利、受教育權、獲得物質幫助權、人身權、財產權、承包經營權、經營自主權、相鄰權、信賴利益,程序上的請求權、參與權、知情權、公平競爭權等,與行政訴訟相比,行政復議的保護權利范圍要大得多,但從強化行政復議救濟功能,實現合法、公正、及時、便民原則角度來講,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擴大,不僅包括現有的法定權利,還應擴大到一些尚待上升為權利的利益如信賴利益、隱私利益、參與利益、環境利益等等,具體幅度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適用。
2、第三人應當與案件具有實際影響的利害關系
自然人或組織的上述合法權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的侵犯,包括法律上的影響和事實上的影響,即產生了利害關系和實際影響,當然這種侵犯的可能性必須是實際存在的。這實際上采取了客觀利害關系標準,客觀利害關系對申請人和第三人構成了一道限制,這在相當程度上符合目前我國行政復議制度的實際情況,但考慮到更好地發揮行政復議制度的監督和救濟功能,有必要擴大行政復議的申請人、第三人的范圍,特別是在行政訴訟已出現公益化的趨勢時,更應該從理論上探討行政復議申請人、第三人范圍如何擴大的問題。
3、第三人必須是提出參加復議申請或被依法追加
提出參加復議申請或被依法追加是具體行政行為利害關系人成為第三人的程序要件之一,當然提出參加復議申請要成立,必須是在復議期限內。
4、特殊的第三人必須是是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者
主要適用于行政主體的第三人。
二、就具體而言,應注意下列情形下第三人的適格問題:
1、不作為案件的適格問題
此處案件性質是作為與不作為,應當是根據申請人的復議請求而定,因為復議審查方向和最終復議決定都要圍繞復議請求作出。對于作為案件,在確定第三人適格問題上應按一般標準來加以確定,但對于不作為案件,應依下列方式審查:首先審查行政機關是否具有職責;其次審查自然人或組織是否具有合法權益;第三是審查基于這種合法權益,自然人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產生一種法律上的請求權來確定是否具有利害關系(實際影響)。
2、信賴利益保護問題
信賴利益,是指自然人或組織基于對已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效力的信任,直接獲得或通過一定行為獲得一定權益,形成利益關系,該當事人由此對該具體行政行為產生的一種維持該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與效力的期待利益。如變更或撤銷,將嚴重侵犯其信賴利益,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四)項規定的“與撤銷或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情形。
3、反射利益問題
反射利益是大陸法系國家的理論,是指利益人缺乏法律根據,依法律法規規定或具體行政行為而間接獲得的不具請求權之單純利益,反射利益人與行政行為不具利害關系。在國外,反射利益理論近年來受到較大批評,認為與近代民主法治和責任政府理念相違背,實務中有將反射利益納入法律保護范圍內的趨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工傷死亡賠償撫恤金標準
2021-03-09二審被判離婚何時生效
2021-03-09出資干股退出能退錢嗎
2021-03-06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種類
2021-03-04一書四方案什么時候公布,在哪里看
2020-12-30拆遷房怎樣辦理房產證
2020-11-27怎樣寫權力要求書
2021-01-19怎樣計算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金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