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公司給出的報告說,他們調研了上海、南京和蘇州三個城市,政策調控目前已經造成如下影響:
a)**高華調研的四個項目均在推遲他們的新樓盤發售,因為他們希望樓盤價格相比上半年能上漲20-30%;
b)南京政府設定了每個地區的房價限額;
c)蘇州在年底前都不會發布任何新的預售許可證。
報告是這樣得出結論的:開發商和中介稱,等待觀望情緒近幾周來加強,價格下降預期逐漸形成;所以,明年2月或3月或將迎來首次價格調降。
同時還表示,“香港上市的內地房產商的股票價格已經反映了負面市場前景,但由于缺乏刺激因素,股價或將維持在目前較低水平。”
現在政府發布的數據,都說熱點城市的房價要么已經不太漲,要么是下跌的。當然,這些數據肯定是真實的;但這些數據是通過高度行政化的干預來實現的,就是說,讓地產商按政府設計的價格來賣房子。
所以,這樣的數據,未必能全面反映市場。但是沒關系,如果我們天天在媒體上看到的都是要降價的新聞,那么我們就會逐漸相信這種預期。這差不多就是「戈*爾效應」。
隨著10月份樓市各項指標數據出來,大家可能都已經明白,樓市的拐點在行政壓力下已經真的出現了。那么,觀望的人會繼續持幣等待,而供血不足的房地產開發商最后也會沉不住氣,開始降價。這好像是不用那么深奧的報告就能明白的道理吧。
你以為光是房價降了就完了?NO!
策略師CharlesHimmelberg率先預告明年將會出現的經濟現象,除了房價要降,還有十大驚奇在等著我們。以下我就把它們列出來,讓大家能為未來做好準備。
當然,這些驚奇有的也是“驚嚇”:
1.亞股回報回升
高盛預計明年投資者所得回報將略為回升,但仍維持低水平。最有增長動力的將會是亞洲股市(但不包括日本),料回報率達12.5%,遠高過今年的3.8%。不過,日本股市的回報率或在明年跌3.7%,低過今年的5.2%。
2.美國財政提速
美國候任總統特*普強調將加大基建開支,淡化選前曾提及的貿易保護主義及驅逐移民政策,為大市帶來“追逐風險”的情緒,并憧憬財政刺激政策將帶動當地的經濟增長。
3.貿易戰未必爆發
高盛相信沒有爆發貿易戰的風險,預計一些貿易協議,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的再談判只會聚焦改善美國制造業的前景,雖然特*普威脅向外國征收懲罰性關稅,但口水戰成分更多。
4.新興市料反彈
新興市場最近因特*普當選而受壓,但料不會持續至明年,一般美國經濟和息口同步上升時,新興市場資產如股市會做好。
5.人民幣貶到明年
人民幣人為貶值,如去年8月突然貶值的情況明年會繼續,預期在岸人民幣在未來十二個月將跌至7.3兌一美元,其貶值幅度預測較市場的預計還要大。
高盛全面下調人民幣兌美元預測:將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預測分別下調至7.00、7.15和7.3,之前分別為6.7、6.8和7.00。此外,將底和2019年底的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預測下調至7.6和7.65,原先為7.3;預計2020年底在岸人民幣將貶至7.70。建議通過12個月無本金交割遠匯來做多美元/在岸人民幣,目標價為7.3,止損位為6.75。
6.日本推出創新貨幣政策
日本央行引入“收益率曲線控制”機制,預示將有一波創新貨幣政策,預料將有更多類似“貸款融資”的計劃出爐。
7.美企走出衰退
隨著全球經濟站穩陣腳及油價自二月低位反彈,美企明年將走出“收入衰退”,料標普500成分企業明年每股經營溢利升10%,標普500明年底目標為2200點。
8.發達國通脹升溫
除美國外,預料中國、日本和歐洲均會加大公共開支,這些經濟體的通脹壓力勢告上升。
9.信貸違約受控
雖然企業資產負債表疲弱,但由于明年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低企,料違約率將受控。
10.美聯儲收緊銀根
考慮到特*普承諾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美聯儲將需要加快收緊銀根,以應對金融市場環境放松。不過,明年金融市場環境是否真能放松仍是未知數。
你可能會說:“哎呀,這都是專家的分析,專家不能代表國家政策,要政府的話才可信!”
既然你誠心誠意地發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地跟你說吧:
樓市的調控政策還會持續到明年,甚至是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偉指出,隨著10月份以來各地信貸政策陸續調整,加之11月21日央行降息,政策疊加效應對房地產銷售產生積極影響,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較10月份有所放大,為年內新高,房價環比降幅進一步收窄。但由于去年同期房價基數較高,11月份房價同比仍然下降。
這是實話實說,有數據支撐,有威信保證!
經歷過多次“狼來了”,無論是房企還是個人,都已經十分淡定了。面對“史上最嚴調控”,不少人不屑地說,這只不過又是一次“狼來了”罷了。確實,過往的數據無一不表明,調控都是越調越高。可是,這種淡定有時候也是愚昧甚至可怕的。長遠看,中國股市也是漲的,但是,你要是去年最高點買入,現在一定很痛苦。
別老是說酸話!
每一輪調控,都是一次洗牌,應對正確的企業會越發強大;而無力支撐的企業,再也看不到下一個春天。如何安然度過這個冬天,對其來說是生存和死亡的問題。
此次調控是中央統一部署,不會很快結束。
930調控之后,有人拋出中國經濟還在下行,而房地產是經濟的支柱產業,因此,調控很快會結束的觀點。這樣的看法跟去年股災結束一兩個月就期待下一個牛市到來一樣——犯了幼稚病。
一、這次調控是一次統一部署的行動
2013年之前,樓市調控由中央層面統一出臺政策,各地執行。這可以使得步調一致,威力大,弊端是會錯殺無辜。因此,2013年之后,樓市調控的權責被下放到了地方,以便于因城施政。
不過,中國經濟格局是“縣域競爭”(又稱“地方政府競爭”),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認為縣與縣之間在土地的利用上展開的競爭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根本原因。
這種格局下,各地的行政長官其實都擔負著兩種角色:一是經濟發展職能,二是社會管理職能,而且在過去的三十多年時間里,前者通常要大于后者。因此,一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其實是政治企業家。
分稅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的錢權和事權不對等,地方經濟要發展卻沒錢,只能賣地。張五常就表示,沒有賣地的錢,今天在世界地圖上不會找到深圳。
因此,權力下放到地方的初衷是好的——因城施政。但是,對于急需資金發展地方經濟,以利于自己升遷的政治企業家來說,調控等于自斷手腳。此前,一些熱點城市也出臺了一些政策,但停留在饒癢癢的層面,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才有后續21城先后宣布調控,這樣密集的政策出臺,沒有統一部署,是不可能的。
從過去中央層面調控的周期看,此輪調控會持續2年左右的時間。從從2008年至今,我們已經經歷了三輪由政策放松、收緊、再放松導致的房地產短周期,每一次的周期都大約是2年。
二、成交量已大幅下滑,價格也會降
樓市調控一直就像“揚湯止沸”——僅僅把需求舀出去,最多只能短暫止沸。因此,每次限購限貸的政策出來,都有人質疑——限購政策成了漲價的預警信號、漲幅限制成了漲價的保底令牌。
不過,客觀地說,如果沒有調控,或許房價上漲得更快。目前,若從成交數據上看,本輪調控已經對樓市形成了降溫甚至速凍的效果。而且,政策的執行力度正在一步步強化,絲毫沒有放松之勢。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30日,受新政影響的22座城市,成交量出現明顯下調,跌幅達40%左右。全國54個城市合計簽約商品房住宅270164套,較9月下降15%,而且進入11月之后,成交量還在進一步萎縮。
調控的效果有一定的滯后。鑒于本輪調控是自2011年之后最嚴厲的、波及范圍最廣的一次房地產收緊調控,力度之大,已對預期產生較大影響。隨著調控措施深入,樓市必然進一步降溫。
請大家做好熬到的準備。
親兒子犯了錯最多吊起來打一頓,不可能一棍子打死,但是兒子太調皮了,總要打得狠一點才能收場。房地產就是親兒子。那么,親兒子何時能夠再次受寵呢?
部分專家認為,房地產是中國的支柱產業,目前經濟呈L行走勢,對樓市低迷的承受時長最多只有9個月,而6個月之后,調控的負面效果就會大面積呈現,因此,明年3月之前會維持調控的高壓態勢,待3月兩會召開完畢,4月份就會開始寬松……
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啊!
對于地產商來說,跟政府僵持在那里也不是辦法。畢竟,現在是特殊時期,房價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掛帥的一個象征。充滿行政色彩的干預什么時候才會退出?恐怕只有等房價真的下降的時候。
如果地產商想要一個健康穩定的樓市,那就只能先降價。
善于投降,留下了千年古城布拉格。你回味一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違反級別管轄怎么辦
2021-02-09刑事案件二審庭審流程是什么
2020-12-23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