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調解是我國民事訴訟的一種,是具有強制執行力的,當碰到無法調解的事情時,當事人雙方就可以進行司法調解,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來解決糾紛,但是交由法院處理前,法院先要進行立案準備,那么法院立案前司法調解要多少天?下面小編就整理了這方面的相關內容。
一、法院立案前司法調解要多少天
我國法律并未直接規定起訴后必須多長時間內進行庭前調解,但是對于案件整體審理時間有具體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二、司法調解的現實意義
(一)司法調解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有效地防止“民轉刑”案件的發生。民商事案件的當事人之間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解決糾紛后仍然要在一起工作、生活。司法裁判針對的僅僅是個案而言,解決的是分清是非,劃分責任,結果易導致矛盾激化,不能根除矛盾,化解糾紛。而司法調解是通過做深、做透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徹底消除矛盾,解除心結,理順社會關系,可以有效地減少“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二)司法調解有利于體現當事人平等主體的地位,創造和諧的氣氛。司法調解作為重要的訴訟機制,使訴訟更加人性化,訴訟當事人可以平等地協商,自主選擇。當事人對糾紛的真相和自己的利益所在十分清楚,經過自愿選擇的處理結果,應當最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需求,也最接近當事人追求的實體公正。調解結案更符合司法公正的實質要求。
(三)司法調解有利于體現法官居中的作用,增強司法公開的透明度。法官保持中立的立場,通過依法分別做雙方當事人的思想工作,促使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從而實現當事人利益最大化。而且調解內容不受訴訟請求范圍的限制,有利于促成當事人一并解決糾紛的相關事項,徹底化解矛盾。
(四)司法調解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節約司法資源。調解一起案件可能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它減少了不必要的訴累,案件調解結案后,雙方當事人通常不上訴、不申請再審、不再上訪,解除了很多后顧之憂,既穩定了社會,又節約了司法資源,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司法效率。
綜上所訴,我們可以得知法院立案前司法調解要多少天,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立案之后審理案子的時間在法律上是有規定的,司法調解是一種較好的調解方式,當碰到雙方無法解決的糾紛時,司法調解是一種選擇,若你對此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關于調解協議效力確認的相關法律問題探討
2020年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立案前要調解嗎,立案前調解需要幾個工作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交付如何處理
2021-03-21樓上空調外機聲音大算不算擾民
2020-11-2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