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國行政機關相較于普通公民來說還是擁有絕對的主導權利的,雖然我國也有著各種的法律制度來牽制行政機關,平時的行政行為甚至要求必須要做到透明化,確保公民對行政機關能夠監督才符合所謂的民主治國,但實際操作的時候還是有些地方是不盡如人意的。就比如行政處罰是否應該公開的這件事情。
一、在我國行政處罰是否應該公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法律規定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我國行政處罰種類多、幅度大,執法機關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更需要行政機關嚴格、公正執法。而防范行政執法機關“自由裁量權”的濫用,不僅需要對執法行為進行嚴格規定,把“執法權”裝進“制度”的籠子里,而且還需要對行政處罰信息進行公布,把“執法權”放在“陽光”下晾曬。
執法程序的制度化和行政處罰信息的公開化,既是預防、遏制行政執法權濫用的“校正儀”和“防腐劑”,同時也是社會民眾對公權力陽光運行的期待。事實上,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過大,是腐敗滋生的種子,而行政處罰信息不透明,又是腐敗滋生蔓延的溫床。為此,向社會公開行政處罰信息,使行政執法權處于社會監督之中,會掀開行政執法營私舞弊“暗箱操作”的蓋子,戳破腐敗滋生的掩體,給行政執法者套上緊箍咒,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二、行政處罰的公開原則是怎么規定的?
(一)行政處罰法定原則
1、行政處罰法定原則的基本內涵(6項法定):處罰依據法定、處罰種類法定、處罰主體法定、處罰程序法定、處罰形式法定、處罰職權職責法定。
2、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二)處罰公開、公正、過罰相當原則
1、公開
①行政處罰的依據要公開;
②實施行政處罰的執法過程要公開(如依法表明執法身份、公開舉行聽證會聽取意見、處罰的事實和理由公開、處罰決定公開等)。
行政處罰必須遵循公開原則。公開是指作出行政處罰的規定要公開,就是說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依法制定的規章,凡是要公民遵守的,就要事先公布,讓人民了解,這是一條原則。其次是行政機關依法進行管理,對違法當事人給予什么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是什么要公開,重大的行政處罰要行政機關負責人集體作出決定;依法舉行聽證會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外,應當公開舉行,要對群眾公開、對社會公開,允許群眾旁聽,允許記者采訪報導,這樣便于人民群眾進行監督,也有利于對廣大公民進行教育。
2、公正
①要防止偏聽偏信;
②要使當事人了解其違法行為的性質并給予其申辯的機會;
③要防止自查自斷,實行查處分開、審執分開制度。
3、過罰相當(合理性原則、比例法則)
重過重罰、輕過輕罰,準確適用依法從輕、減輕處罰規定,作出的處罰符合設定該處罰的目的,相同情況相同處罰;處罰應采用最必要的方式,處罰符合比例法則、合乎情理且有可行性、符合客觀規律。
(三)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行政機關在實施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對情節輕微的違法行為也不一定都要實施行政處罰。
注意事項
行政機關未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即作出行政處罰的,并不直接導致行政處罰程序違法,不會導致行政處罰行為的無效或撤銷。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既非意味著可以以罰代刑,也非意味著可以以教代罰。
行政處罰公開是符合國家所謂的陽光執政的,目前我國也有行政處罰信息公開的相關條例。但是行政處罰公開的內容和范圍都是有所限制的,因為不能夠建立在侵犯行政處罰相對人隱私和其他權利的基礎之上,而且行政處罰公開也對監督貪污腐敗有重大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錢交治安拘留罰款會怎么樣
2020-12-23如何申請商標
2020-11-23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