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對交通肇事罪處罰
我國刑法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下列行為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1人或重傷3人以上,負全部或主要事故責任;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3)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負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超過30萬元。
2、下列情形可能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
(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3)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負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
3、因逃逸導致受害者得不到及時救治死亡的,可能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其關鍵要查清行為人是否有主觀罪過,是否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與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等。倘若沒有違法行為或者雖有違法行為但沒有因果關系,如事故發生純屬被害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亂穿馬路造成,或由自然因素,如山崩、地裂、風暴、洪水等造成,則就不應以本罪論處。當然,事故發生并不排除可能存在多種原因或有其他介入因素,這里就更應該認真分析原因及其介入行為對交通事故發生的作用。只有查清確實與行為人的違規行為具有因果關系,則才可能以本罪論處,否則,就不應以該罪治罪而追究刑事責任。
例如,行為人高速超車后突然發現前方幾十米處有人穿越馬路,便打方向盤試圖避開行人,但出于車速過快,致使車沖入人行道而將他人壓成重傷。此時,行人穿越馬路作為介入因素僅是發生本案的條件,肇事的真正原因則是違章超速行車,因此應當認定行為與結果具有因果關系從而可以構成本罪。
要知道,交通肇事并不必然構成交通肇事罪,這還要看肇事者對事故承擔怎樣的責任,同時事故造成了怎樣的損害后果。因而,在發生交通肇事后,至少不用太擔心是否會坐牢的問題。若是造成的損害比較嚴重,建議盡快委托律師 幫助處理。看看要怎么做,才能爭取寬大處理。
最新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
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重大交通事故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拆遷辦可以做行政訴訟被告嗎
2021-01-02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