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因為車流量的不斷增加,因此而發生的交通事故也是非常多的。有些司機可能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逃逸的,就是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屬情節加重犯,刑法也將此規定了較重的量刑。那么怎樣算是交通肇事逃逸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怎樣算是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發生交通事故后,對于受害人或受損財物未做必要的搶救或處理或未按規定向公安機關報警,擅自逃離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無法確定和追究的行為。如果行為人對肇事情況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駛,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所謂的“逃逸”在行為人的主、客觀上無非是正常行駛行為的繼續化, 是 交通肇事罪中的重要情形。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條件:
(1)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行為人沒有造成上述嚴重后果而逃逸的,則不應認定該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僅能作為治安處罰的從重情節考慮。
(2)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如果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則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認定其構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強調的是,筆者所說的“明知”,是指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如果行為人“應當知道” 自己的行為造成交通事故而裝作不知道,逃離事故現場的,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3)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個重要因素。
實踐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數人是因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親友及其他圍觀群眾的毆打而逃跑,這些人往往在逃離現場后,很快通過報告領導或報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處理。顯然,這些人的主觀惡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認定時加以區分,以保證準確適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縱。當然,行為人出于正當目的逃離現場后,必須及時向有關機關報案,接受法律處理,否則,如果行為人一逃便杳無音信,仍應認定為 “交通肇事后逃逸”。
(4)行為人的逃逸行為不應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我國刑法規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并不是單指的當場逃逸,也包括事后逃逸,關鍵是看行為人的主觀目的與社會危害性,交通肇事后,雖及時將被害人送往醫院搶救,但在之后卻畏罪逃跑的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怎樣算是交通肇事逃逸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編提醒,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如果大家遇到此類糾紛,可以到律霸網站咨詢專業的律師。
交通肇事逃逸怎樣認定?
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賠償委員會決定不服,復議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0-12-04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遇到拆遷評估,應該注意的幾類基本問題
2021-01-20女方拆遷分好后二年男方戶口遷入,還能不能分到房子
2021-02-02房屋拆遷委托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是按什么標準規劃
2021-01-01舊城改造傾向于協商拆遷 補償接近一手樓價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