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如何承擔刑事責任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責任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注意: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情況下決定并著手實行犯罪,在實行過程中精神病發作喪失責任能力的如何處理?只要著手實行時具有責任能力與故意、過失,喪失,喪失責任能力后所實施的行為性質與著手實行時的行為性質相同,行為人應負既遂的刑事責任;如果喪失責任能力后實施了異質的犯罪,對前行為承擔未遂的責任。
處罰精神病人注意哪些問題
1、在刑罰適用方面,司法實務中應依據司法精神病鑒定關于行為人屬于限制責任能力及其等級、程度的鑒定結論,結合犯罪行為的性質、危害程度和行為人的其他個人情況,根據罪責刑相適應進行綜合分析,具體裁量,確定刑罰。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如屬于嚴重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大幅度的從寬處罰(主要是減輕處罰),也可以考慮緩刑的適用,直至免予刑事處罰;對屬于中度減弱責任能力的,則應予以較適中的從寬處罰(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排除緩刑的適用);對屬于輕度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小幅度的從寬處罰(原則上只能從輕處罰,且從輕幅度不能過大)。但是對于那些雖然是輕度精神病患者,犯罪性質惡劣、犯罪手段殘忍、犯罪后果特別嚴重的犯罪,一般不應當減輕處罰,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考慮從輕處罰。
2、犯罪后,通過司法精神病鑒定,認為是精神病患者,但從他在羈押中的情況看,似無異常表現;有的人犯罪時精神正常,犯罪后患精神病的應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1983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判嚴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答復》對此作了規定:經過鑒定,認為患精神病的人,在他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依照《刑法》第18條的規定,不負刑事責任,不應對其判處刑罰,更不能判處死刑。人民法院如果對原鑒定有懷疑,可以再次送請鑒定。經過復驗,如果確定此人不是精神病人,或者雖是間歇性的精神病人、但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依照刑法第18條第1款、第2款的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須按照法律規定判刑;罪該處死的,可以判處死刑。犯罪的時候精神正常,犯罪后患精神病的人,依照法律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聽到過精神病人犯下傷人殺人罪名但法律卻未給與其相應刑罰這讓許多人對于精神病人很沒有安全感,實際上在我國法律上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并不影響正當防衛的成立。對于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實施的不法犯罪行為以及相互間的非法侵害行為。我們可以用武力進行制止和制裁,當然如果因為這樣陷入了糾紛的話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派出所可以開違停罰單嗎
2021-01-13治安強制措施有哪些
2020-12-01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