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為一年。
個人醫藥費用報銷
工傷職工報銷個人醫藥費用的范圍:已備案的駐外人員、異地定居工傷人員在自己選擇備案的協議醫療機構治療工傷的費用;經批準轉到協議醫療機構以外就醫的費用;工傷職工國內探親或在外地舊傷復發治療(只能在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費用;因公出差期間因工傷所致的急診、急救的費用。
報銷個人醫藥費用須報送下列資料:轉診轉院審批手續,參保單位的探親、出差證明或相關醫院的證明,出院小結(包括:出入院日期、入院主訴、現病史、檢查、診斷、治療、手術經過、治療后轉歸情況、出院注意事項。加蓋就診醫院章)、醫療費用明細清單(包括:藥物、檢查、治療、手術、化驗等每項的名稱、用量、次數,單價,每項總價)、有效報銷單據(有財政部門監制章或稅務部門監制章和就診醫院收費專用章),由單位到醫保經辦機構(審核一部)申請報銷。
工傷醫療費報銷
職工在工傷認定后,其發生的工傷醫療費用,憑工傷認定結論、出院小結復印件(包括:出入院日期、入院主訴、現病史、檢查、診斷、治療、手術經過、治療后轉歸情況、出院注意事項。加蓋就診醫院章)、醫療費用明細清單(包括:藥物、檢查、治療、手術、化驗等每項的名稱、用量、次數,單價,每項總價)、有效報銷單據(有財政部門監制章或稅務部門監制章和就診醫院收費專用章),由單位到醫保經辦機構(審核一部)申請報銷。
綜上所述,工傷保險費是由單位進行交納的,是一種社會保障制度。能夠為工傷受害者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經濟補償的一種制度。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糾紛調解程序
2020-11-20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申請撤銷脅迫婚姻怎么進行
2020-11-13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